您的位置:志趣 » 求购信息 »收藏品 » 瓷器

雍正御制款珐琅彩胭脂红六方尊都有那些渠道可以买卖

  • 发布时间:2019-03-30 16:08:17,加入时间:2019年03月02日(距今2275天)
  •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后卫寨启航时代广场B座
  • 公司:西安金诚轩艺术品拍卖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杨,手机:15209201480 微信:Poder123 电话:13152073062 QQ:626295994

雍正御制款珐琅彩胭脂红地开光花鸟纹六方尊

规格:高:39cm 口径:11cm*7.1cm 底径:11.1cm*7.8cm

人民币:258万

雍正皇帝十分喜爱瓷器,一些瓷器的器型、图案、品种等,须经御批审定和御出新样后方可奉命烧造。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规律不熟悉,无法驾驭气候,因此产生了乞求上天,对云进行崇拜,希望因此而实现愿望。“一切艺术形式的本质,都在于它们能传达某种意义,任何形式都可以传达出远超越出形式自身的意义。”雍正时期陶瓷上的云纹多与瑞兽组合,其中又以龙居多,古代帝王借助图腾的威力,利用人们对龙图腾的虔诚祟拜心理,巧妙地把龙图腾窃为己有,把自己升格为真龙天子,与传说中威力无穷的龙无异。于是龙又成为皇帝和皇权的象征。云气神气美妙,发人遐想,其自然形态的变幻具有超凡的魅力,云天相隔,令人寄思无限。所以在古人看来云石吉祥和高升的象征,是圣天的造物。

雍正时期珐琅彩的装饰题材更加丰富,除山水,花卉,花鸟外,还有中国或西洋人物,以及受西方“洛可可”艺术风格影响的各种洋花图案,新增的各种色地、色地开光、色地轧道珐琅彩瓷器,图案繁复,不留空白,不题写诗句,雍正时盛行的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白地珐琅彩瓷,此时继续生产,所题诗句和所用闲章与康熙时大同小异,这件瓷器器形完整,保存完好,做工精细,属于珐琅中的超品。收藏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都非常高,并且这件瓷器没有破损,保存如此完好,意义非凡,值得投资。

养和堂款郎窑红描金双象耳尊

规格:口径:3.6cm 高:11.2cm 底径:4.1cm

人民币:180万

根据故宫〈院刊之〈明清瓷器款识浅说〉第68页记载:清乾隆有志勤堂、彩华堂、彩秀堂、彩香堂、彩润堂、惜阴堂、荣瑞堂、敬畏堂、述德堂、敦睦堂、旭华堂、养和堂、立本堂、和晖堂、嘉阴堂、凝和堂、精进堂、致远堂、椿荫堂等,另据《饮流斋说瓷》说款式第六记:康熙则有乾惕斋、中和堂;乾隆则有静镜、养和、敬慎诸堂,皆内府堂名也。

堂名款、花押款之多与康熙时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有的民窑青花器物上具体写明某年某月,如“大清乾隆伍拾叁年孟夏月制用春生”。堂名款主要书写在盘、碗、碟等小件器皿上。有:“和晖堂制”、“旭华堂”、“百一山房”、“澹宁斋”、“彩秀堂制”、“浴砚书屋”、“志勤堂”、“庆目堂”、“忠信堂”、“彩润堂”等。另外如“景慎堂”、“养和堂”、“彩华堂”、“避暑山庄”、“宁静斋”、“宁晋斋”、“宁远斋”、“百一斋”、“咏梅阁”、“敬畏堂”、“一善堂”、“雅雨堂”、“退思堂制”等款的瓷器制作精美,应视为官窑瓷。

郎窑红 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比较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

郎窑红是模仿明宣德时期宝石红釉特征烧制的。釉凝厚,玻璃感强,佳品呈鲜红色。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棰口直颈者为硬棒棰,撇口圆肩者为软棒棰)、直颈扁腹瓶;盘碗也为数不少,有通体呈菊瓣形的。郎窑红器皿的口部多为白色,与宣德红釉瓷器的灯草口特征相似,器皿的底部有白色、米黄色者称为米汤底,浅绿色者称为苹果绿。

郎窑是清代的官窑之一,即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监烧的御窑。

郎窑的产品除郎窑红外,还有郎窑绿,郎窑兰釉及描金、郎窑青花、五彩等。而郎窑的比较大成就是恢复了明中期失传的铜红釉烧造技术,成功地烧成著名的郎窑红。

以铜原料作为着色剂,早在汉代的铅绿釉陶器上就使用过,铅绿釉就是铜在低温氧化焰中的呈色。高温铜红比较早出现在唐代的长沙窑,另在唐长沙窑和宋代均窑中还作纹饰使用过。真正烧成浑然一色的铜红釉瓷器始于元代的景德镇窑,釉色为暗红色。它为后世铜红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到明早期的永乐、宣德年间景德镇窑才真正烧成通体鲜红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可是到明代中期这种烧造技术就失传了。直到200多年前的清代康熙朝,在郎窑中才又成功地烧制出高温铜红釉瓷器。

目前市场上的古瓷流量惊人,直接导致中国古陶瓷市场的暂时性低迷(陶瓷拍卖市场2006年是这近5年来比较低迷的时期)。不仅如此,由于这三类情况的主角(包工头、盗墓贼、渔民)都不具备古陶瓷的鉴别能力,他们往往对看上去精美漂亮的瓷器清代、民国瓷器要价较高,而对那些看起来笨拙、古朴的高古瓷和部分明代瓷器,大多以极低的价格批发给古董贩子。这些古董贩子一来也不是很懂这类瓷器,二来进的便宜有赚就愿意出售。这就导致一大批极有收藏价值的高古瓷和明代瓷器有可能以极低的价格被卖出,一个目前没有的检漏市场、一个空前震撼的淘宝机会就这样出现在我们这个时期。可面对这样的机会,我们许多收藏爱好者竟然毫无察觉,让许多珍宝就在自己眼前一件又一件的流失了。真是可悲可叹呀。

据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有些从21世纪才开始进入收藏领域的玩家,路子对头的现在拥有的藏品足以匹敌当地的国家博物馆。不靠检漏,他们哪有那么雄厚的资金实力去通过拍卖会竞拍?可以这么说,除了香港、台湾以及沿海地区极少数著名企业家之外,现在能拥有几十件、甚至几百件珍贵藏品的收藏家,都是靠这些年检漏检来的。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