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中期中山国铸币。主要依据是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主要集中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山国疆域内。据平山县中山国墓出土铜器铭文,中山曾趁燕国内乱之际攻取燕国“方数百里,列城数十”,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山曾一度比较强大,有铸造精美钱币的可能。认为是战国后期赵国铸币。主要依据是三孔布形制类似赵圆足布,且分大、小二等,文字制作也为三晋风格,已考证出的三孔布地名要么属赵,要么先属他国而后属赵。这也是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一种观点。三孔布可能是一种的信用支付工具,并不是流通货币,这似乎可以解释三孔布铸工较精、品种多而数量少的原因,但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是否发展到有出现信用货币的可能性尚待商榷。
三孔布币图片欣赏,战国三孔布是先秦货币中为珍贵的品种,是现今钱币界公认的名珍之一。即将现身中国嘉德2010年春季拍卖会的这枚武阳“三孔布”,通长60毫米,腰宽30毫米,重13克,属于大型布,为老生坑传世品。其文字清晰,铜质微红。面、背周沿有边廓,浇口在首部,合范较为准确,铸造精美。面文“武阳”两字上下书写,“阳”字左右两边分距较大,与“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势。背面首穿孔上铸有数字“十五”,背文“一两”字体稍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