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羊茅的适应性强,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在-30°C的寒冷地区,能安全越冬。适在我国北方寒温带高山、黄土高原及南方高海拔山地种植。耐荫、耐瘠薄,分蘖能力极强,再生性好,容易建成稠密的放牧地和人工草地。
建植技术:
紫羊茅的种子颗粒细小,在播种前需要仔细平整土地,以得到一块疏松、透气、平整、排水良好、适于草坪生长的坪床。若土壤贫瘠,要施用有机肥或复合肥增加肥力。播种量一般为:20-25克平方米。播种后,坪床表面用铁锨轻轻镇压,并保持土壤湿润。播后7-21天左右为出苗期。苗期应注意防除杂草。
紫羊茅不耐涝,因此浇水不要过量,浇水时间选择在早晚时段。在秋季草坪停止生长前和春季到来时应各浇一次水,要浇透,这对草坪越冬和生长十分有利。
管理技术:
匍匐紫羊茅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8-6.5cm。在生长旺盛期,要经常修剪草坪。紫羊茅对土壤肥力要求较低,化肥、复合肥均可作为草坪肥料施用,一般土壤的施用量为15-25公斤亩。
紫羊茅多被应用于高尔夫球场建植,水土保持混播建坪等绿化工程。
百喜草
形态特征:
百喜草属禾本科雀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暖季型草种,叶长而狭窄,茎杆较为粗壮。根系发达,种植当年的根深可达1.3米以上,并且具有强劲的单枝匍匐茎,在稀土矿尾沙地或风沙化土地上,种植第二年单株产生的匍匐茎分蘖密覆地表多达30多个。即使是在砂质土壤上短而粗壮、裸露的根茎也能够形成稠密的草皮,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地限制其它杂草的侵入。适合于在贫瘠土壤环境中栽植,具有较好的耐践踏性。
分布及适应性:
百喜草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长势好。对土壤的适应性比狗牙根还要广,在干旱贫瘠、土壤pH值为4.6-6.0的酸性红壤土、黄壤土上都能够良好生长。耐水淹性强,也比较抗旱,但长期干旱时它会处于休眠状态,并且生长不良。适宜于pH为5.5-6.5的砂质土壤上生长,在适应的地区内,在肥力相对较低的干燥土壤和砂质较多的土壤上,其生长能力比其它多数禾本科植物都强。兼具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突出特点,同时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尤其是早春时饲草的品质非常好,所以又是优良的牧草。百喜草如今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热带、亚热带许多国家和地区,是主要牧草和水土保持植物品种之一,美国、印度、韩国、日本和约旦等均有大面积种植。选择种子中国的优质草种,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均适合种植,包括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区,用于水土保持、草坪建植、牧草种植等目的。
栽培管理:
百喜草可春播或秋播,我国华南地区春播以3-5月旬平均气温达15度以上的湿润天气播种为适宜,秋播宜在9月中旬之前进行,可以单播,也能够很好地与侵占性较强的狗牙根和地毯草混播,播种量为10-15公斤亩。播种后用碾子压实,在有一定坡度的地段种植时,好采用喷播,喷播时的播种量为20-25公斤亩,播种后每日早晚各灌一次水,以保持表层土壤的湿润。百喜草苗期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幼苗较弱,与杂草的竞争力较弱,苗期的杂草危害较为严重。因此,播种前后均应特别注意防除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