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贵州贵阳蜂窝银锭私下出手

  • 发布时间:2019-04-07 11:24:54,加入时间:2018年04月26日(距今2236天)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v区亚太中心33楼3312室
  • 公司:贵州博明世均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张婷,手机:13885110709 微信:zt934258679 QQ:934258679

贵州贵阳蜂窝银锭免费鉴定出手

一、 铸 造 工 艺 辨 伪

1. 依据银锭蜂窝特征辨伪

银锭蜂窝是白银熔化过程中吸收的氧气在冷凝过程中逸出后留下的空间,是古代银锭铸造中经常出现的特征,这种铸造缺陷在中国古代往往作为判断银锭真伪的重要标志。真品银锭浇铸时,由于银液在冷却过程中迅速释放出来的氧气被挤压在银液底部和锭模之间,形成了一系列的气泡,气泡撑出的空腔即是所谓的“蜂窝”。

清代江西“方宝”底部蜂窝和滴珠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

“蜂窝”一般呈圆球状空腔,内壁光洁。蜂窝内往往还会产生“滴珠”。“滴珠”是古代银锭铸造过程中又一常见特征,是部分“蜂窝”在后期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形态,与“蜂窝”伴生。根据我们的科学实验,低成色假银锭和非银金属锭一般不会产生“滴珠”形态。社会上一些低仿的银锭,没有铸出任何蜂窝形态,容易辨别。如一件明代银锭的低仿赝品,底部只有粗糙的铸造面,没有蜂窝孔洞;

仿明代赝品银锭底部状态

而同样是明代的山西五十两真品银锭,底部有密集的圆形蜂窝孔洞。

明代五十两银锭底部蜂窝

中国钱币博物馆藏品

又如一件清代银锭的低仿品,底部也没有任何蜂窝形态。根据我们的科学实验结果,低成色的银锭和非银的普通金属锭都铸造不出自然的“蜂窝”。目前,低成色银锭和非银金属锭仿造古代银锭“蜂窝”,大致有两种手段。

贵州贵阳蜂窝银锭免费鉴定出手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