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新报广告部登报电话
到了四年级,这片苍茫草原被白话文描述,变得活泼起来。“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百舌鸟和金黄鼠也是一对‘好朋友’……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卵育雏。”(《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百舌鸟为金黄鼠唱歌,金黄鼠静静地听,高兴时还用两只后脚着地,跳起舞来。”百舌鸟和金黄鼠是动物界的“伯牙和子期”,成为彼此心灵的知音。这对共栖的亲密伙伴是草原生态文明的“吉祥物”,也让人们意识到要倍加爱护这些可爱生灵栖息的家园。
五年级,则会领略老舍先生笔下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草原》,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这是老舍笔下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的草原风光图。“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老舍以自己到内蒙古大草原做客的亲身体验写下这篇散文。“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让他沉醉的不仅是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牧人的热情豪爽,更是各族人民之间溢于言表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