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是一种金属加工工艺,亦称“涂金”、“镀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银合成的金汞剂,涂在铜器表层,加热使水银蒸发,使金牢固地附在铜器表面不脱落的技术。鎏金技术,其制作方法是将金与银混合熔化后,涂上铜器表面,经温烤后固著,再加以打磨即成,华贵璀璨,经久不褪。
中国的鎏金技术始于战国,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从已出土的文物证实,在战国时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术。从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鼎”来看,造型有战国早期的风格特征,该墓出土的鎏金铜带钩等也为战国早期的器物。所以有专家学者认为鎏金工艺初始时间应定于春秋末期或战国早期。
鎏金工艺发展到汉代已达到高峰,汉代贵族墓葬多有鎏金之器,且不像战国时期只施于小件,而是有了不少大件鎏金器,并将鎏金工艺与与鎏银、镶嵌等工艺相结合,集多种装饰工艺于一体。精湛的鎏金技术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中通过开创研究、不断探索总结才创造出了这项工艺。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银鎏金耳环”一对,耳环又称耳坠,是古时候女子常戴在耳朵的饰品。古代耳环在材料上以玉石金属为主,也有石头、木、或其他相似的硬物料。此对“银鎏金耳环”,鎏金打造,造型奇美,工艺精巧;藏品历经百年风雨,如今依然光彩靓丽的展现在我们面前,有着不一般的收藏价值。
鎏金器流传至今极为稀罕,主要原因是历代以来战乱损毁,再加上器物中有金成份,很多盗墓贼不知鎏金的艺术价值,就按重量卖给打金匠,熔炼为金块或金饰,所以被破坏的鎏金器物不可胜数。因此存世不多的鎏金器物在当今收藏市场上仍然备受人们推崇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