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它起源于唐代,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上服务于皇室,下普及于民间,外远播于世界,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高峰。
清中晚期青花瓷器使用国产浙料绘制花纹,有的青花瓷器的青花色调出现黑暗、浅蓝和飘浮的现象。总的特点是出现浑蓝,呈色飘浮刺目。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有一些青花派生品种,如青花红彩描金、青花描金、青花釉里红、黄地青花等,与乾隆朝相比品种要少得多。其中,青花喜字罐在当时确实是非常的典型器物。
清代青花“囍”字盖罐,始于清朝中期。俗称为“喜字罐”,亦有“双喜罐”之说。双喜写作“囍”,原指同时两件的喜事,现多用在结婚庆典,表达双方欢喜之意,结婚时贴“囍”是中华传统的民间喜庆习俗。一般来说,青花喜字罐多出现于道光二十年以后,清中晚期及晚期,属于民窑器常见纹饰装饰风格,用于民间婚嫁陪嫁实用器。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青花缠枝莲双喜盖罐”一件,该藏品口径8.2厘米,高19.7厘米。其器型是由一坛,一盖相组而成。盖面中间有大大的楷书“囍”字,周围及器身都绘满了缠枝莲花纹。缠枝莲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有“生生不息”之意,是一种吉祥纹饰。该双喜盖罐器形饱满规整,浑厚润泽,气韵古拙、朴素,青花发色纯正,浓艳而略有晕散,工艺简练,时代特征鲜明,颇具收藏价值!
青花瓷享誉全世界,自古至今都被大众喜爱,青花瓷器的价格走势也是稳定并且一路高涨,有久远历史、纹饰讲究、品相上乘且保存完好的青花瓷器,其升值潜力及收藏价值更是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