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与汝、官、定、钧窑齐名,是为宫廷烧造御器的官窑。其产品历来珍贵,明代宣德时,宫廷藏品目录《宣德鼎彝谱》即有“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定”的记载,清代乾隆皇帝更将哥窑瓷器视为珍品。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哥窑器,均为历代宫廷旧藏,加上其他流散于海内外的传世品,约计也只有300件左右。传世的“宋哥窑”与“宋官窑”一样,迄今未曾发现确切的窑址,既没有在文献《天工开物》记载的地区——浙江省龙泉县觅到遗址和残片,也不见于宋皇室陵寝的随葬品中。(宋陵多早被盗,故历史上有无不详,此类情况与汝、官窑器相同),故至今还难以从考古角度寻找科学的佐证材料。
宋代哥窑瓷器鉴定方法
一、看胎
真正的宋代哥窑瓷器呢有“紫口铁足”的称号,所以它的胎色和胎质都有明显的区别,“紫口”代表了它的胎色为紫黑、深灰或者是浅灰,而“铁足”的意思意味着瓷器的足端为绛红色,看似铁足。在胎质方面,宋代哥窑瓷器的胎质为瓷胎,当然,也有一部分为橙泥
二、看釉:宋代哥窑瓷器的釉多为乳浊状,并且光滑肥厚,一般都是灰青色,也有一部分是浅灰青色、浅米黄色。而也有炒米黄色,炒米黄色的釉有大有小,大的多为深褐色,小的为褐黄色,而且纹路清晰,布满了开片纹。
开片纹的纹路是交错形成的,而这样交错形成的纹路呢,这种纹路显示得密而不疏,细眼者把它称为“鱼子纹”,也被叫做“百圾碎”,大纹的纹路人们称为铁线,大纹中混着小纹的称为金丝。
胎釉的排布紧密结合,并且在瓷器的表面,必定手感平滑,不会有过多的杂质,在制作过程中,瓷器是很精细的,一般施釉到底,到了底部之后就没釉,艺术效果很奇妙。
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少花纹,无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不光洁,但有一层如酥油之光,釉质较深浊不清透,釉层厚薄不匀,蘸釉立烧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达4毫米。其烧造方法为裹足支钉烧或圈足垫饼烧,后者可明显见到所垫圆饼烧造的痕迹。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
近几年宋哥窑拍卖成交记录:
元青花双凤纹螭龙耳扁瓶----成交价:HKD2300.00万----成交日期:2011年6月25日
宋哥窑纸槌瓶-----成交价:HKD2300.00万----成交日期:2013年10月27日
宋汝窑水仙盆-成交价:HKD4370.00万----成交日期:2013年6月23日
元青花杂宝双龙纹双狮头罐----成交价:RMB3450.00万----成交日期:2016年7月17日
元青花菊花纹玉壶春瓶----成交价:HKD253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1日
元代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成交价:HKD8亿4000.00万----成交日期:2011年11月25日
北宋天青釉汝窑水仙盆----成交价:HKD4370.00万----成交日期:2014年6月8日
元青花八棱缠枝牡丹海马大----成交价:NTD236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4月15日
而《中国陶瓷史》这样叙述:造型有各式瓶、炉、洗、盘、罐等。论胎有厚薄之分,其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色调,釉色也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各色。从时间上讲,这里应有早晚之别,从产地说也有恐非一个瓷窑的作品,情况是比较复杂的。
送拍流程
1、您可直接携带藏品来我公司洽谈,我司将为您安排专业拍卖顾问接待洽谈合作事宜。工作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8:00
2、如您在异地或不方便前来,可先把藏品信息发送到市场征集部
a、如果藏品符合上拍条件,我们会以电话方式邀请您前来我司详谈,所以邮件中请务必留下联系方式。
b、如果藏品不符合上拍条件,我司会致电回复,并期待您的再度支持。
3、凡通过鉴定符合上拍条件的,可签订委托服务协议并支付由此产生的相关上拍费用,同时我司承诺可免收藏家保险费和保管费;如若拍卖未成交也不收流拍费、保管费和其它额外费用;为了提高拍卖成交机率,敬请您确定保留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