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釉又称鲜红釉、宝石红釉、霁红釉、积红釉、醉红釉,是一种极为名贵的颜色釉。霁红创烧于明早期,因作为皇帝御用,并用于礼敬天地日月的名贵红釉瓷,故名”祭红“。《历代名瓷图谱》中云:“祭红,其色艳若朱霞,真万代名瓷之首冠也!”霁红其釉面特点是红不刺目,鲜而不过,釉面不流,裂纹不出。它的别名繁多,有“霁红”,有称“鸡红”或“极红”,其实都是一个品种。
正是由于祭红器历来难烧,因此,它比其他名贵色釉瓷更为珍罕,也是各类釉色的瓷器中难烧造的品种之一。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叫做《祭红》的电影,为了影片拍摄,需要有一件真正的“祭红”花瓶。但因屡烧不成,后来只好用一件“郎窑红”代替。其实民间早有说法,叫做“千窑一宝”,就是说在上百炉的窑火中,才能得到一两件祭红。
祭红的特点是工艺处理使得它呈现更悦目的血红色调。在工艺处理上,如钧红与郎窑红的共同特点是烧成前釉层很厚,要求厚度1.5—2.5mm,釉料在烧成过程中流动性大,成瓷后的厚度却也只有0.2—0.3mm,釉面透亮,可照见人影,具有玻璃一样的光泽.为何要施如此之厚的釉层色釉工人是从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这是因为铜红釉表层在烧成过程中易被氧化,而在烧成后期的成瓷阶段,表层流到下面垫饼上,从而保护了内层红色钓形成。而祭红的釉层较薄,只有钧红和郎窑红的三分之一。故此,因祭红釉层厚度要求严格,比钧红、郎红就失去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因素。再者,钧红釉是施在经过1300℃高温煅烧过未上外釉的胎上,坯体的高温物理反应已基本完成,碳酸盐、碳素、硫化物及有机物均已氧化或分解排除,对釉面在烧成过程中的影响很小,故而钧红的成品率较高,而郎窑红,祭红釉料是施在未经煅烧过的生坯上,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氧化对釉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损害作用,故而郎窑红比钧红成品率低,而祭红比郎窑红的成品率就更低,更难烧了。部分藏品成交价格
清雍正 祭红釉水盂 30-50万 161万
清乾隆 祭红釉胆瓶万 145.6万
清乾隆 祭红釉玉壶春瓶万 132.25万
清乾隆 祭红釉胆瓶万 126.5万
清 雍正祭红釉玉壶春瓶 50-60万 120.75万
清乾隆 祭红釉梅瓶 68-75万 96.32万
清乾隆 祭红釉玉壶春 75-85万 94.3万
本月来宝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将在深圳举办大型的高端私人洽购交易会,届时将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代表,山西商会,潮汕商会,上市企业老总,商界名流,媒体参加本次交易会开幕,所有征集到的藏品将对接到场的买家以及嘉宾,也欢迎各位收藏爱好者,有好的藏品可以带过来参加交易,活动详情关注我了解。藏品想出手,鉴定,评估可关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