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瓷器的质地、釉色、式样、产量都远远超过前代,钧窑、汝窑、哥窑、官窑、定窑被誉为当时的五大名窑。官窑是指由中央官府开设的窑场,专门烧制御用瓷器,其中有不少是仿古造型的陈设品。这件官窑贯耳瓶即仿自古代青铜投壶造型,直口阔腹,瓶侧筒状贯耳与足部两侧长方孔相对应,可以穿系绳带。此瓶釉色厚润,端庄典雅,是宋代瓷器中的珍品。
顾名思义,官窑就是朝廷皇室直接控制而建立的瓷窑。所制产品特供皇室,专烧专用。真正意义上的官窑自北宋始现。在此之前皇家使用各地进贡的名窑之精品,即使用贡瓷。贡瓷,因此也被视为官窑的萌芽。从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官窑瓷器的窑口,整个宋朝计有北宋的汝窑、钧窑,南宋的修内司窑和郊坛窑四种官窑。随着南宋王朝的建立,宫廷用瓷以及郊坛祭祀用瓷大量增加,南宋遂在修内司建立第一座官窑,。不久又在“郊坛下别立新窑”(宋人《坦斋笔衡》记载)。但修内司官窑窑址至今未被发现,修内司官窑是南宋初期为皇室特殊需要而烧建的,时间不长,但产品却极其精致,倍受世人珍爱。
这件南宋官窑贯耳瓶即古代青铜器造型。端庄典雅,胎薄体轻,釉质肥厚光润如玉,开片如“蟹爪纹”。口沿及棱角处因釉较薄而露出胎色。南宋官窑代表当时青瓷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