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收藏不仅是一种品味,同时更有着凝聚财富,保值升值的积极作用。而捡漏从来是收藏界永不陈旧的话题。在一堆堆不起眼的旧货中淘到了价格极高的宝贝是收藏家的乐趣,同时也体现了收藏家存在的价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捡漏。
但是捡漏绝不能平运气,也不能靠想当然,是要有丰富的经验,要具备起码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过去说老古董,是骨头的骨,也就是说要了解,要懂到骨头里,而浮于表面,一知半解是很难成功的。
一、了解基本知识。
1、以瓷器为例,要熟知宋代无青花,而十大名窑(瓷州、耀州、吉州、建窑、龙泉、汝均官哥定)的特点要清楚。
浅说元青花、宣德青花:成化无大器,康熙无赏瓶,雍正无彩器挂绿,彩器压道,乾隆无帽筒。
在细一点,从胎质看清三代的区别、从釉面看清三代的区别、从青花料看清三代的区别、从罐子的器型看清代早中晚期的区别。
2、书画方面,须知唐伯虎不画虎,清明上河图以于05年存入地宫,永不面世。郑扳桥的画必有诗词,石头无弧线,不点苔。李可染以御墨作画,黑的干净,黑的丰富,黑的鲜亮,淡墨如薄纱,如轻烟。细微之处尤为精彩(在精微),纸为径县特制,藏有水印师牛堂。范曾也有水印,但假水印太重。黄胄的画很少题诗词,以速写笔法入画,线条刚劲,运笔疾速造型能力极强。
3、玉器方面:首先要了解和田玉的颗粒状毡状的结构,侧光可见粥状肌理,古人将玉比君子,所谓玉有五德:⑴坚韧的质地 ⑵悦耳的声音 ⑶含蓄的风格 ⑷油润的光泽 ⑸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
二、如果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了漏你也不敢捡。
三、要讲究技巧
四、分清年份与路份,古玩与旧货的区别。
五、刚开始收藏的人怎样捡漏呢? 象二十年前那样花50元捡到50万的宝贝现在已经不可能了(陕西城固康熙五福罐的收购经历)。
1、去省、市文物商店,或有信誉的老店要有懂眼的人当参谋,花比较高的价格买到了真东西就是捡漏了。就目前的形式看好东西的升值空间仍然是很明显的(王明明价格的变化、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价格的变化)。
2、不可把一次偶然的价格作为定价标准,以画家为例,陆俨少一尺66万,应参照同类画家,如关山月、黎雄才、钱松言等人的价格。
3、不追热门,择同类画家而价格还没炒上去的作品(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溥心余)。
六、最后再提醒大家几点:
1、不可相信故事,别用耳朵买东西。
2、要强调艺术性,傻、大、笨、粗、黑、怪都不过多考虑。
3、古人制器必有章法,买开门无争议的。
4、同一画家早中晚期的价格也不一样
想了解手中藏品价值真伪可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