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介绍
中华,当时由于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0.22217克)。但是金元券膨胀速度比法币还快,10个月上涨170万倍,各地纷纷拒用。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于是使用银本位币制,发行银元券,由于国内通货膨胀的原因,才会出现这么大的面值,您这些保存的很完整,没有出现破损,如果要流向市场,建议一整套的出手
1948年8月19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币制改革法案》,要求冻结国统区所有银行业务,停止现行货币流通,发行金圆券,并以金圆券收兑民间黄金白银外币。
降,中国人民在漫长的抗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国共双方则蓄势待发,都加紧脚步对日伪地盘和资产进行接收,而由美国人牵头的“军事调处”在全国各地展开,蒋介石邀毛泽东前来陪都重庆“共商国事”,史称“重庆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好景不长,国共双方在全国各地从零星交火转向正面冲突,首次从东北的接收开始到华北的抢夺,“双十协定”被战争的硝烟撕毁,美国人也宣告“军事调处”失败。
经历了日军八年蹂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物资匮乏、民不聊生,但国民政府为了打内战的军费开支,一方面向美国求援,另一方面加速法币的发行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与此同时,官僚资本主义与大资本家们不断囤积曲奇、私存物资,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加剧,老百姓手所持法币极速贬值,就连最基本的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用品都供不应求。1948年初,全国物价比抗战前上涨了600万倍,但国民政府依旧疯狂发行法币,总额已达660万亿元,是抗战前的47万倍。以上海的米价为例,1948年1月是150万元/石,到了5月份为580万元/石,而6月份涨到了1800万元/石,国统区人民的生活已经贫困到极点。然而,外部挑起的战争压力,内部引发的经济压力,使已经力不从心的国民党更显得捉襟见肘。。
此时的解放战争前线,国民党军形势急转直下,辽沈战役(国民党称“辽西会战”)到了最关键阶段,解放军战略反攻,国民党军在东北岌岌可危,东北一旦失守华北也陷入危机,因此蒋介石亲自飞去北平督战。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眼看救自己的外甥无望,宋美龄连续几封急电硬是把蒋介石从北平叫了回来,蒋介石留下傅作义在北平,自己回去断家务事去了。
就这样,币制改革失败了。蒋经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见任何人,把自己灌醉然后嚎啕大哭,蒋经国日记中这样绝望的记载道:“限价已经开放,七十天来的努力已一笔勾销。回想起来,真是惶恐万分。辞督导员一职,离开办公处心中只有无限的感慨,几欲流泪。傍晚望着黄浦江的晚景,觉得格外的凄惨。回国后,我以‘有志者事竟成’为座右铭,依此激励自己做人行事,可这次在上海铩羽而归,使我认识到,有些事不是个人努力就能办成的……”
最终,这场轰轰烈烈的币制改革和“打虎”运动没能挽救已经在大陆奄奄一息的国民党政权,蒋介石本想通过抓住金圆券的发行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以及一系列的币制改革方案来挽救大势已去的国民党,进而由经济改革到政治再到军事上的变革,最终以力挽狂澜之势影响到国共战事与全国战局,但现实还是证明了昙花一现的金圆券根本就不能救治国民党自身的顽疾。
金圆券的这场噩梦是国共内战的一个缩影,本就病入膏肓的国民党错把金圆券的发行和币制改革当作救命的神仙药草,可药草终究没能显灵,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也只得撒手人寰。而究其深层,蒋介石的讳疾忌医和国民党的败絮其中才是其失败的真实病因。
中国人民在漫长的抗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国共双方则蓄势待发,都加紧脚步对日伪地盘和资产进行接收,而由美国人牵头的“军事调处”在全国各地展开,蒋介石邀毛泽东前来陪都重庆“共商国事”,史称“重庆谈判”,双方签订“双十协定”。但好景不长,国共双方在全国各地从零星交火转向正面冲突,首次从东北的接收开始到华北的抢夺,“双十协定”被战争的硝烟撕毁,美国人也宣告“军事调处”失败。
经历了日军八年蹂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物资匮乏、民不聊生,但国民政府为了打内战的军费开支,一方面向美国求援,另一方面加速法币的发行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与此同时,官僚资本主义与大资本家们不断囤积曲奇、私存物资,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加剧,老百姓手所持法币极速贬值,就连最基本的柴米油盐这些生活用品都供不应求。1948年初,全国物价比抗战前上涨了600万倍,但国民政府依旧疯狂发行法币,总额已达660万亿元,是抗战前的47万倍。以上海的米价为例,1948年1月是150万元/石,到了5月份为580万元/石,而6月份涨到了1800万元/石,国统区人民的生活已经贫困到极点。然而,外部挑起的战争压力,内部引发的经济压力,使已经力不从心的国民党更显得捉襟见肘。
为防止经济总崩溃,1948年7月底蒋介石在浙江莫干山召开以“挽救国统区当前经济颓势商议日后对策”为主题的秘密会议,由于是机密会议与会者只有六人:翁文灏(行政院长)、王云五(财政部长)、俞鸿钧(央行总裁)、王世杰(外交部长)、徐柏园(央行副总裁)和严家淦(美援运用委员会委员),蒋介石首肯了币制改革方案即金圆券代替法币。于是在1948年8月19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即将要颁布的币制改革紧急财政令和发行及兑换办法,同时为了控制物价,国民政府要求物价稳定在当天的价格,史称“八·一九防线”。但蒋介石深知金圆券计划一定在推行过程中会阻碍重重,所以在1948年8月21 日蒋介石派儿子蒋经国从南京出发乘火车到经济体大的城市上海,此时蒋经国的身份是“经济管制副督导员”(俞鸿钧任督导员),目的是打击奸商推行币改。
金圆券的这场噩梦是国共内战的一个缩影,本就病入膏肓的国民党错把金圆券的发行和币制改革当作救命的神仙药草,可药草终究没能显灵,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也只得撒手人寰。而究其深层,蒋介石的讳疾忌医和国民党的败絮其中才是其失败的真实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