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民国二十二年国民提出“废两改元”计划,于三月在中央造币厂开铸新币,到民国二十四年国民又提出“法币政策”严禁银元及旧钱的流通,开始全面着手控制金融、统一币制的行动。
民国二十五年国民开始铸造发行以分为单位的机制铜圆,这种铜圆作为法币的辅币进行流通。主要图案以方足布和青天白日旗为主,边饰以回纹,形制整齐划一,是我国铜圆史上唯一大规模发行的规范化铜圆。这种铜圆最初流通时可以兑换旧式十文铜圆三枚,民国二十五年还有半分一种,相对壹分来说要多见一点。民国二十六年中央造币厂继续铸造此类铜圆,其中半分面值的极其稀少。
此款壹分党徽古布铜币为民国二十五年也就是1936年发行的一枚辅币,面值为壹分。民国二十五年由天津造币厂制造。该币铸造时间达四年之久,即民国二十五至二十八年。其中民国二十七年铸数较少,二十八年最少。此外,天津造币厂和广西造币厂有少量制造,币上分别加字津、桂,属珍稀品。
虽然此款钱币并不是当时在市面上主流的货币,而是作为一枚辅币进行发行的。但是他的存世量亦是不多见的,且此枚钱币品相完好,包浆自然,是非常难得。
此枚机制币,同时也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近年来珍稀钱币持续走俏各地拍卖场外,在互联网上珍稀银币钱币的成交业绩也可圈可点。
品相好的钱币一直是千金难求。且此枚地域性政权发行货币的时间也相当短,加上流通地域狭小,所铸货币价值不菲。另外,抗战期间,由于改行纸钞,机制币发行量较少,辅币存世量极为稀少,真品踪迹难寻,此币值得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