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玉器

玉器首要注重玉材,古玉价值不该仅以材质论高低

  • 发布时间:2019-04-23 10:48:36,加入时间:2019年03月02日(距今2250天)
  • 地址:中国»重庆»江北: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一路78号
  • 公司:重庆千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手机:13594448344 微信:HB1085595553 QQ:1085595553

古代玉器收藏家均把玉质的优劣放在位。那么何为“优质玉”­何为“劣质玉”­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古代收藏家之间也并非完全一致。在汉晋时期曾经有过关于重玉质还是重玉色的讨论。 “玉质”,儒家提出玉有“温润而泽、缜密以栗、印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诎然、气如白虹、精神见于山川”等特色,而别于其它石类。儒家提出“玉有德”的主要根据是玉质的诸多优越性,实为“石之美”的演绎,所谓“玉德”亦即玉的质地美。关于玉色,儒家提出玉有“孚尹旁达”的特征,这四个字不易理解,其本意为“玉之为物,孚尹于中而旁达于外,所以为信”。今释为君主有信其言其政,可旁通达远。然《集韵》这部字书又诠为“玉采也”,“采”同“彩”,即玉这颜色,后学多从之。辩论的结果便落实在“首德次符”这一基本点上,德为质,符为彩,也就是说玩玉、赏玉、藏玉的人都要首先重视玉德,即玉之质地的优劣,然后再看其色彩之美丑。这种古玉审美观像一条红线贯穿于我国古玉鉴赏收藏史的始终。但是自宋代以来,尤其进入明清,这种传统的古玉审美观事实上在实践中发生了动摇,这就是明清两代古玉收藏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非常看重古玉沁色之美,已达到置玉质于不顾的偏颇境地,这虽有悖于古玉审美传统,但这又是一段有据可查的严酷历史。简而言之,优质玉的条件是温润莹泽、坚韧缜密、色彩 纯正(如羊脂白、青白等)、无瑕玷绺裂。反之,其质干晦粗杂、色不纯正、瑕玷绺裂较多者则不是优质玉,而是地地道道的劣质玉。凡是玉器表面上呈现红、黄、黑或白等颜色者均非优质玉,因为优质玉是不易染色的,只有带杂质或石性的劣质玉方易染色,这是值得警惕的。总之,古玉爱好者和收藏家在鉴赏收购活动中务须以玉质优劣为先决条件,其次再视其颜色纯杂而定取舍。一件优质玉其质色往往是统一的,如羊脂白玉并非仅指其白度而言,其质地应似羊脂那般肥腻滢泽,其白度恰似白中微微泛青的羊脂那般特有的白。这种统一的观点就是古人对玉质所要求的那样,要达到“全”的至高水平。“全”玉是供帝王所用之玉,用今天的语言来说也就是质优色美的玉。当然,玉器还具有一定的器饰及其赖以完成的工艺,这些也是收藏家决定取舍的必要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
几年前,我在古玩市场遇到十几块价钱低廉的宋辽时期制作的龙凤纹玉璜、玉珩、玉璧。这批造型古朴、雕刻苍劲、包浆莹润、沁色自然的玉器,无疑是大开门的古玉精品。令人遗憾的是,我听信了朋友的建议,没有买。当时,几位资深古玉藏家一致认为,这批古玉是岫岩玉,属于低档货,升值空间不高,很难转手。而且,他们还一再强调,玉器市场的硬通货只有和田玉。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偏颇的收藏观点,不仅误导了我自己,也误导了相当多的古玉爱好者。  在中国八千余年漫长的玉器开采和制作史上,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内地的时间是比较晚的。商代妇好墓中,曾经有部分和田玉制品随葬,这是迄今和田玉最早进入中原地区的科学考古记录。而新疆和田玉真正成为中国上层社会主流用玉的历史,应该是在汉武帝打通中亚丝绸之路后从西域于阗国引入外贸玉石开始的。西汉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其山多玉石。”文中一个“穷”字,充分说明了在汉代能够搜寻到优质的新疆和田玉,还是非常不容易的。也就是说,在汉代之前,中国用玉总量中,新疆和田玉的比例因玉材供应的稀缺局限,是非常少的。  中国玉器史上有“四大名玉”说,排序是新疆和田玉、河南南阳独山玉、陕西西安蓝田玉、辽宁鞍山岫岩玉。据考证,蓝田玉早在新石器时代即被开采利用,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制玉历史。秦汉时期,蓝田玉雕开始在中原上层社会流行,唐代时达到鼎盛。唐朝诗人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更是成就了蓝田玉的千古美名。岫岩玉是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器的主要材料,至少有6000余年的制玉历史。 “只有和田玉值钱”的说法是非常片面的,误导了许多人。而这种偏颇认知,也恰恰给古玉爱好者提供了低价捡漏的机会。在笔者低价购买的古玉藏品中,有红山文化时期的河磨玉、水晶,战汉时期的绿松石、蓝松石,辽代玛瑙、砗磲等。面对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而又价格低廉的古代玉石遗存,收藏者没有必要固守“和田玉”之说而视而不见。况且,目前和田玉的销售价格过高,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大大超出了古玉爱好者的实际购买能力。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