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小儿腹泻

  • 发布时间:2020-03-03 00:00:00,加入时间:2018年04月17日(距今2647天)
  • 地址:中国»河南»郑州:郑州市郑东新区建业总部港C栋十楼1007室
  • 公司:郑州百草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葛经理,手机:13607650120 微信:bcl-2018 电话:0371-60393333 QQ:2960448481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及不同程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病原可由病毒(主要为人类轮状病毒及其他肠道病毒)、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以及鼠伤寒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耶氏菌、金葡菌等)、寄生虫、真菌等引起。肠道外感染、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过敏、喂养不当及气候因素也可致病。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

一.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可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引起,以前两者多见,尤其是病毒。

(1)病毒感染寒冷季节的小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肠炎主要病原为轮状病毒,其次有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科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等。

(2)细菌感染/1.致腹泻大肠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产毒性大肠杆菌,侵袭性大肠杆菌,出血性大肠杆菌及粘附-聚集性大肠杆菌。2.弯曲菌与肠炎有关的弯曲菌属有空肠型、结肠型和胎儿型3种,95%~99%弯曲菌肠炎是由胎儿弯曲菌及空肠弯曲菌引起的。3.其他包括耶尔森菌,沙门菌(主要为鼠伤寒和其他非伤寒、副伤寒沙门菌)、嗜水气单胞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

(3)真菌致腹泻的真菌有念珠菌、曲菌、毛霉菌等。婴儿以白色念珠菌多见。

(4)寄生虫常见为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

2、肠道外感染

有时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亦可产生腹泻症状,即症状性腹泻。年龄越小越多见。腹泻不严重,大便性状改变轻微,为稀糊便,含少许黏液,无大量水分及脓血,大便次数略增多,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中耳炎等,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腹泻症状渐消失。

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腹泻:常表现为慢性、迁延性腹泻。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一方面使肠道有害菌,耐药金葡菌、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绿脓杆菌等大量繁殖,另一方面使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减少,微生态失衡而出现腹泻,大便的性状与细菌侵袭的部位有关,病情可轻可重。

二.非感染因素

1、饮食护理不当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不定时,或过早喂给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品,以及断奶后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均能引起轻、中度腹泻(消化不良)。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由于口渴,吸乳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均易诱发腹泻。大便为稀薄或蛋花汤样,无脓血和酸臭味,如不及时控制,易并发肠道感染。

2、过敏性腹泻如对牛奶或大豆制品过敏而引起的腹泻。

/3、原发性或继发性双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或活性降低肠道对糖的吸收不良引起腹泻。

/4、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消化液分泌减少或由于口渴饮奶过多等都可以诱发消化功能紊乱导致腹泻。

治疗原则:

合理饮食,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

百草岭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原理:

根据传统中医药导理论,结合人体经络学、热敷穴位原理、生物药物动力学及现代微电脑UC技术,运用远红外热疗、靶向药离子导入、中频脉冲技术、负压电流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和大量用户反馈意见,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电脑中频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系统。

通过热疗和促进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增加通透性,使脉冲电流让a-螺旋结构的多肽发生变化,产生允许药物通过的生物通道,运用药离子导入的电脉作用使药物离子充分水化、透皮转运,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深入、有效地透过皮肤粘膜快速进入人体,靶向作用患部病灶。

郑州百草岭中医定向透药系统适用于:小儿咳喘、小儿肺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小儿腹痛、小儿腹泻、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

百草岭中医定向透药系统改变传统的给药方式(吃药、输液、雾化),以经为络、以穴为点、靶向给药、直达病灶,运用特质的脉冲技术、电质孔、离子导入技术把药物直接送达体内病变部位,减少了口服或者输液经肠胃的分解和肾的代谢作用,减少了总用药量,提高了生物药物利用率。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