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地上用彩色的螺钿和金箔镶嵌出园林仕女图,铺陈园林全景,画面上嵌有亭台楼阁、 回廊雕栏,以及不同情态的多名仕女。在中国古代,以女性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并不少见。这些富有浪漫色彩的作品总是阐释着画外音一般的历史隐喻,在明清时期,以女性活动为中心的情节刻画往往隐含的是对汉代华美奢侈的宫廷生活的向往和想象,这类题材是17世纪怀古题材作品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此外,“昭君出塞”也是这一时期较为流行的题材之一。虽然在这件屏风中的“王昭君”并非以往画家们所描绘的典型形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画面中央有一匹形单影只的马站在柳树下面。这匹马或许恰恰向观者昭示了王昭君即将要同安全舒适的汉宫廷告别,在远方迎接她的将是充满艰险的塞外草原。
黑地朱绘,饰云气纹。该碗在汉代可能是用于盛酒或者汤等液体的器具。上绘云气纹,是西汉时期非常流行的图案,以流畅的圆涡形线条同其他几何图案相交错。云气代表着仙人们居住的神圣禁地,应用在器物的装饰上寓意着高升和如意。 盘以黑漆为地,嵌螺钿梅鹊图。盛开的梅花和喜鹊是南宋诗画作品中的流行主题。梅花是冬天结束后首先盛开的花品之一,所以不仅被看作是春天先兆,也是高洁品质的象征,类如“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之语并不少见,是文人墨客殊为喜爱的创作题材。元代工匠继承了宋伯仁开创的花鸟画借物抒情的传统,且“梅”与“眉”同音,民间多以喜鹊喻喜庆之事,本器以螺钿梅鹊图取“喜上眉梢”的美好寓意。
剔犀,面髹黑漆,饰云螭纹。“剔犀”是指在漆胎上髹两种或三种颜色相间的漆层,每色均髹一定的厚度。由于各色漆层相间,雕刻处便露出不同的色层。经磨光后,即为成品。此盒刀法圆润,刚劲有力,漆质坚密,光泽可鉴。盖上所绘图案为螭,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龙九子之一,为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虽然螭并没有如龙一般造型夸张的头、角和鼻子,但它依然象征着吉祥和威严。两宋时期,通过对青铜时代器物的再次发现和认知,宋人了解到“螭”这种形象的存在,仿古的风气使得同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屡屡将其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