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台湾中正春季拍卖精品:大清乾隆年制镂空瓶
底径:13cm/口径:12.7cm/通高:40.6cm
众所周知,清朝时期陶瓷文化以及汉族劳动人民瓷器烧制水平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清瓷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一页。
此瓶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绘如意纹、回纹、鱼戏莲叶纹、鱼纹、云纹、水波游鱼纹、缠枝花卉纹等,纹饰极其繁缛,层次分明,生动有趣,富于动感。综合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且寓意十分有趣,颈部四个“吉”字,四“吉”谐音“四季发财”,与周边花卉纹饰相辅相成,再配上腹部水波游鱼纹饰,可谓是连绵不断、年年有余。底为青花款“大清乾隆年制”,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清朝御用督陶官唐英与其副手在景德镇官窑设计研制出了我国古代制瓷史上设计最精巧、工艺最复杂的三种瓷器样式:套瓶、交泰瓶和转心瓶,并奏请乾隆皇帝御审。其中,工艺最为复杂的正是将几种样式结合的转心套瓶,它分为内瓶和外瓶,内瓶底部与外瓶内心连接,外瓶瓶身鲤鱼图案栩栩如生,配以镂空水波纹雕花设计。虽巧夺天工,但费时、费工、费料,更不易仿制,连乾隆皇帝也觉得其工艺过于复杂,在唐英的奏折上批复:“不必照随常瓷器多烧。”因此,该类瓷器存世极少,精品难寻。
2005年 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以2.3亿元拍卖纪录,成为当时中国最贵的艺术品。 2010年6月 黄庭坚《砥柱铭》以4.368亿元成交,刷新了中国最贵艺术品的纪录。2010年11月11日的一场拍卖,伦敦博罗(Borough)区域的Bainbridge拍卖行拍卖中,一个估价80万英镑至120万英镑之间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160万英镑(约5.5亿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刷新了2010年6月由黄庭坚书法《砥柱铭》创下的4.368亿元纪录,成为中国最贵艺术品。而2010年成交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与这件瓷器极为相似,而如今此类精品乾隆瓷今年再次现身于台北中正春季拍卖会,是否会掀起另一番收藏热潮,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