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入住北京的冯玉祥勒令末代皇帝溥仪即日迁出故宫,仓皇而走的溥仪私自夹带了几件最的国宝出国,其中就包含唯一的一件国宝瓷器,珐琅彩玉壶春瓶.溥仪到达天津生活后,开始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他大量变卖国宝文物,以冲抵奢靡生活所需的消费,其中,溥仪私自带出宫的珐琅彩玉壶春瓶却一直被他妥为珍藏。然而,大总统曹锟的属下担任军医处处长的潘芝翘,早已听闻此物.在溥仪病重时,他设计以性命相逼,最终将国宝玉壶春瓶收入私囊。
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韵古斋工作的耿朝珍,来到天津,想收购宫中珍宝,一直保存在潘处的。一阵沉默之后,潘表示不愿出让这件稀世珍宝,以后的几天耿朝珍在潘家不断地进行说服工作,终于潘芝翘同意将此瓶以12000元的价格卖出.耿朝珍在高兴之余,仍不忘遵守国家的相关政策,当时国家政策规定,外地收购文物必须报请当地文物部门批准,经同意后方可携带离境.天津文物部门鉴定了耿朝珍带来的这件瓷瓶,确定为国宝级文物,经协商等同意再加价10%的情况下,将瓷瓶留在天津.就这样,在天津市政府的财政支持下,清乾隆款珐琅彩芍药雉鸡玉壶春瓶,最终以13200元收归国有,保存在天津博物馆里。
目前所知的珐琅彩瓷瓶存世仅有四只。除了在天津博物馆这只,瑞士和英国两个私人藏家手中的两只已有破损,另有一只于2005年10月,在香港秋季拍卖会上,一件高仅为十几厘米的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1.15亿港元成交,这不但创下了清代瓷瓶拍卖的纪录,而且在古玩界掀起了一股珐琅彩瓷瓶热,天津博物馆里的这只与拍品大小相同,工艺相近,造型更为优雅,纹饰更为精细,时隔45年,同类瓷瓶市场价值翻身9060倍.
清乾隆款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双耳瓶
清乾隆 珐琅彩芍药稚鸡玉壶春瓶。
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型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厂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
珐琅彩瓷,始烧于康熙晚期,盛于雍正、乾隆之时,多有宫廷如意馆画师所绘,秀美之极,也称为“古月轩”瓷,是皇室用器。乾隆黄帝曾说过:“庶民弗得一窥也”并不准赏赐王公大臣,因而极为稀有,珍贵异常,被喻为“官窑中的官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