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货币大观通宝,是由徽宗御题钱文。宋代与历朝有所不同,每换一种年号就开炉铸新币,若年号与宝文相重,则更铸非年号钱。终宋三百年,通行以小平折二钱为主,其间也有大钱流通、钱币的轮廓,尺寸都有一定标准。因此宋钱版别极多,历代罕有,钱文除真、草、隶、篆,行外,还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划银勾"瘦金体。"风流天子出崇观,铁画银勾字字端。闻道蜀中铜货少,任凭顽铁买江山!"诗中传述的便是北宋徽宗传神的瘦金体。徽宗早年继承帝位,崇尚书法绘画艺术,却不善理国。他自己则御书亲题其中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等钱文。御书钱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
宋代钱币在中国钱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们观赏、收藏的丰富宝藏。赵佶的书法初学黄庭坚、薛稷和褚遂良,后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铁划银钩劲瘦淡雅,风韵别致,堪称一绝。而大观通宝钱则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
中国历代铸币钱文,给人印象最深的要数宋代赵佶的"瘦金书"为第一,有"风流天子出崇观,铁划银勾字字端"之誉。其他钱文书法虽好,风格与常人书法大同小异,而瘦金书却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别受人喜爱。珍稀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也是历史长河的见证。自上个世纪以来,钱币市场的行情开始一路走俏,并呈现出高温火热的景象。不少稀有钱币被钱币爱好者收入囊中,并在市场中以惊爆的价格成交,这让许多人体会到了投资钱币市场的好处。此枚御书钱"大观通宝",是由徽宗御题钱文,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品相上佳,非常稀缺,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