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流水线有以下几个不足:
1、传送带便于物品的传送,但它又是产生动作浪费的温床
以电子厂为例,在流水线工作的人员不断的从传送带取回产品并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再放回传送带的方式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无效的、无附加价值的动作,如取物品、放物品的动作。
如果说一条流水线上有20人在工作,他们的Tact Time-节拍是10秒,每位操作工取物品的工作花费1秒,放东西的动作再消耗1秒的话,在一个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中取放动作占20%,即完成一个成品的作业时间中有40秒的纯粹的浪费。
2、作业分配不均导致大LOB平衡浪费
实际操作过LOB-流水线平衡管理的人都知道,工序越多、作业分配越细,越难做到作业的均衡或者说流水线平衡率越低(操作工的作业时间分配不一致导致的作业空闲时间)。
举例来讲,我们再怎么努力把流水线的每个工位的操作时间控制在10秒,也没有办法保证每个员工每次都可以确保这个时间,总体来讲每次都有差异存在的,这种差异我们叫做波动。这种波动是自然存在的波动,我们无法完全消除的。所以实际的流水线的流动速度决定于在所有工序中最慢的一个工位的操作速度(这种工位叫做瓶颈工序-Bottle Neck 工序),因此瓶颈工序以外的所有操作工每次都存在多多少少的空闲时间,这种肉眼很难察觉的浪费全部加起来的话一般会占据标准工时的30%以上。
3、流水线的柔性不足
为了提高流水线的整体效率,不断的在流水线上投入高精端的设备,但这些设备的增加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事,又间接带来设备维护费用提高、流水线变更困难等,导致投入产出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多发。
特别是近几年,企业新产品的开发、投产速度越来越快,对生产的柔性对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流水线每条造价不菲、调整困难,导致无法满足这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