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基于实际地理信息管理手段,现场抢修或巡视管理时,需要翻查大量图纸资料。好后,综合监控存在混乱问题。现场硬件标准参差不齐,多种外部因素会对监控设备寿命产生影响;监控系统混杂,标准未统一。
基于以上突出问题,构建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变得尤为重要。据专家介绍,国家电网公司以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平台为核心,以全面支撑电缆全生命周期管理及通道资源管理为目标,搭建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涵盖规划设计、辅助工程建设、运维检修、
运行监测等环节,提供数据采集入库与管控,地下管线图形综合应用、通道资源管理、电缆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管线移动终端状态评价等应用模块,全面提升电缆通道资源管理的精益化水平。
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和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地下管线路径日益错综复杂,管线信息更新频繁。构建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是打造智能电网,实现电网信息与电缆数据规模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需构建电缆及通道管理系统
相关部门数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在运高压电缆线路总长度为74380千米,同比增加6813千米,增长10%。通道方面,高压电缆通道共14696千米,其中排管7001千米,电缆沟3394千米,隧道2791千米、直埋822千米。
然而,随着地下管线长度逐年递增,管理问题不断突出,目前地下管线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地下管线的管理方式落后。管沟资源资料不详,管线资料采用图纸、图表等原始形式手工保存;现场管理工作依靠人工实地巡视,效率低下。其次,缺乏信息化支撑手段。
据了解,目前电缆精益化管理系统率先在北京、福建、江苏、四川、浙江等地试点建设,在2018年国网运检部高压电缆通道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会上,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成果也获得国网运检部领导和各省市公司的一致认可。
信息服务平台技术支持电缆管理
专家表示,构建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要以电缆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以电缆智能运检和精益化管理为抓手,开展全面的地下电缆综合管理服务。基于GIS持续深化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全面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业务管理流程化、数据源端唯一化、平台应用协同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等一系列目标,为提升电缆专业精益化管理水平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是支持电缆精益化管理的卓越力量。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是基于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对复杂的电缆网数据进行一体化建模,并依托平台提供的电网空间、电网状态、时空信息服务,实现地下电缆二三维一体化展示,实现电气拓扑与沟道拓扑联动、设备状态与业务流程联动、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联动,全面支撑电缆网精益化管理。
电网是关系国计民生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设施。电网信息具有天然的时空特征,全面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空电网是建设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拥有全球规模好大、结构好复杂、用户好多的复杂大电网。异构的电网空间、瞬变的电网状态、多源的信息更新及繁多的业务类型给复杂大电网可靠运行与高效管理带来了巨大困难,如何为其提供全面、即时和准确的时空信息服务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相关项目组经多年攻关,目前我国电缆及通道精益化管理系统已突破了复杂大电网时空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创建了双空间一体化电网时空信息模型,实现了地理空间与电气空间深度融合的全要素全业务统一建模表达,突破了复杂大电网巨量异源时空信息的关联映射难题,逐步实现对电缆精益化管理。
据介绍,目前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27个省级电力公司及其所有地市、县、乡共3.5万多个单位,建立了由27个省级主干节点、1000余个地市服务节点、10万余个班组操作节点构成的全球好大的公用事业地理信息服务网络,日均在线用户数70余万,日均时空信息服务调用1000余万次。项目成果还应用于台风、地震、冰灾等重大自然灾害处置及历年国家重大活动的保供电工作,提升了电网应急响应及处置能力,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