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明清茶叶末釉瓷特点

  • 发布时间:2019-04-27 11:44:38,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黑釉,初似为烧黑釉瓷过火而出现的特殊品种,并非有意烧造。当时的耀州窑曾大量烧制,唐宋时期,山西浑源窑和北方地区一些烧黑釉的窑场也有烧造。常见的产品有执壶、缸、钵瓶、罐、盏之类、

清代景德镇仿烧则十分成功,一跃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景德镇清代烧成的茶叶末釉多数为琢器陈设瓷器。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和乾隆时期产品为多见,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雍正时制品多偏黄,有茶无末,称“鳝鱼皮”;乾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俗称“蟹甲青”、“茶叶末”等,也有的挂古铜锈色,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称“古铜彩、

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以偏绿色为多见,俗称“蟹壳青”或“蟹甲青”。乾隆时期的茶叶末釉釉面平静或有棕眼和丝纹,不及雍正时期滋润、

嘉庆时期茶叶末釉器虽总体上不如乾隆,其器型显得笨拙,修胎也不够细致,民窑表现得更为明显。但亦不乏精致之作。器型有绶带葫芦瓶、纸槌瓶、盘口瓶、扁瓶等。

道光时期茶叶末釉明显不及清盛世,诚如《陶雅》所言:“色暗败而板泻,釉汁不润,质又颇粗”。器型较嘉庆时期更为笨拙,器型有缸、绶带葫芦瓶、纸槌瓶、高足盘。

咸丰时期茶叶末釉器型有纸槌瓶、狮耳炉、盘。釉色偏绿,茶多而末光,釉面欠滋润。

同治时期茶叶末釉器型有纸槌瓶、太平有象瓶等。

光绪时期茶叶末釉器型有纸槌瓶、仿青铜式样三足炉。

宣统时期茶叶末釉有传统的纸槌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