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原因后就要“对症下药”,很多轧辊轴的磨损修复工艺依然还是采用的老技术,虽然能完成修复,但是步骤复杂且不利于设备本身的使用,后续生产中依然会造成损坏。而上图中的工艺则使用了新工艺的碳纳米聚合物技术。
一般运用的是机加工修复工艺——
1. 表面烤油:使用氧气乙炔将轴承位表面油污烤干净,直至无火花四溅,表面干燥;
2. 将轴放在机床上固定好,保持低转速状态下将轴承位表面粗车一刀,表面越粗糙越好,必要时在轴承位表面车出螺纹状;
3. 根据轴承位的单边磨损量计算材料的用量,按照比例调和SD7101H碳纳米聚合物修复材料,调和均匀,无色差;将调和好的材料先薄薄涂抹于轴承位的表面;
4. 材料固化:保证轴在旋转状态下固化。材料固化时建议使用碘钨灯加热,加热温度保证在50℃左右,固化时间3小时即可;
5. 材料在加热状态下固化3小时后,满足机加工条件,进行精加工,达到要求的尺寸;
6. 机加工修复完成后,热装轴承。
碳纳米聚合物是类似一种“冷焊”技术,在线修复过程中不会产生高温,很好的保护设备本体不受损伤,且修复过程中不受磨损量的限制。材料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金属疲劳磨损,在设备正常维护保养的前提下,其修复后使用寿命甚至高于新部件的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