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因为妈妈的原因孩子得了抽动症!

  • 发布时间:2019-05-05 15:59:16,加入时间:2018年05月15日(距今2544天)
  • 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南京市中央北路73号源泉科技园
  • 公司:南京德尔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国,手机:18362952802 微信:des6011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让我感慨万千!

  有一位妈妈,小时候来自农村,她拼了老命,才在大城市买了房,有了孩子。

  可孩子一出生,她就陷入了更深的焦虑。

  她总怕被人瞧不起,太想扒掉自己身上“曾经贫穷”的这层皮,于是,她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3岁的儿子身上。

  她给孩子制定计划,每天考核孩子的朗读、背诵是否达标。生活几乎捉襟见肘,可她仍要面子,给儿子报了国际幼儿园,还逼着自己和老公找兼职,赚钱换房。

  但她没想到的是,孩子4岁的时候,身体突然出现问题,总会不自觉地颤动,医生诊断为“小儿抽动症”,原因是孩子压力太大,才会“精神疾病躯体化”。

  拿到儿子的诊断通知书,她泣不成声。

  她也终于明白,来自农村又如何-不成功又如何-没有什么,能比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更重要。

  结果这位妈妈又为了孩子的抽动症治疗奔走在各个医院。

  其实这位妈妈的焦虑,也是万千中国家长的缩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部分父母的心愿。

  而本该无忧无虑度过童年的孩子们,被迫承受着超出能力范围的课业竞争和精神压力。

  近些年来,儿童抽动症的发病率逐年上涨,这跟家长不当的教养方式脱不了干系。

  据统计,我国现有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人口数量达到3.6亿,抽动症患病率与发病率分别在5~11‰和1%以上。

  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大约共有180万~396万左右患病儿童,每年约有36万名新发病儿童。

  这些数字触目惊心!虽然抽动症是由遗传、体质神经、感染免疫、社会环境、心理等多方因素所致。

  但如今,心理精神压力在小儿抽动症的诱因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家长们不得不重视。

  我们现在对于抽动症的治疗在于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我们都知道药物治疗会给孩子带来依赖性,还有一些副作用,孩子一停药就会复发。

  那物理治疗只的是仪器治疗,经颅磁刺激仪治疗,现在在一些大型的医院会有这个仪器,但是价格比较昂贵,所以我们这些大众的人们可以选择家庭版经颅磁刺激仪,在家治疗,可以省事。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