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开始发行的。当时,我国经过了连续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党中央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克服重重困难,大力发展生产,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
为了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方便群众使用,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 1962年 4月 20日 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取消了第二套人民币中的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第三套人民币自 1962年 4月 20日 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开始到 1980年 4月 15日 发行1角、2角、5角、1元硬币止,经过了18年的逐步调整、更换,共陆续发行第三套人民币13种。
其中,10元纸币1种、5元纸币1种、2元纸币1种、1元纸币1种、5角纸币1种、2角纸币1种、1角纸币3种、1元硬币1种、5角硬币1种、2角硬币1种、1角硬币1种。
1962 年4月20日 公布发行的1960年版枣红色1角纸币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 1964年 4月 15日 ,第三套人民币的深绿色2元纸币和墨绿色2角纸币同时发行。 1966年 1月 10日 ,发行有天安门水印的1965年版10元纸币和1962年版1角纸币。
为了解决1962年版1角纸币背面颜色与1962年版2角纸币背面颜色相近似,不易辨认的问题,1967年 12月 15日 调整了1962年版1角纸币背面颜色,重新发行了1962年版1角纸币。 1969年 10月 20日 ,第三套人民币深棕色5元纸币和深红色1元纸币开始发行。 1974年 1月 5日 ,发行第三套人民币的青莲色5角纸币。 1980年 4月 15日 ,经国务院批准,开始发行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硬币。这四种硬币与市场流通的同面额纸币等流通。至此,第三套人民币13种券别发行齐全。
第三套人民币 1962年 4月 20日 开始发行,到 2000年 7月 1日 停止流通,历时38年。这套人民币从1958年开始统一设计,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工农轻重并举的方针。在印制工艺上,第三套人民币继承和发扬了第二套人民币的技术传统、风格。制版过程中,精雕细刻,机器和传统的手工相结合,使图案、花纹线条精细;油墨配色合理,色彩新颖、明快;票面纸幅较小,图案美观大方。
第三套人民币券别结构合理,纸、硬币品种丰富,设计思想鲜明,印制工艺也比较先进。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增强了人民币的反假能力,为健全我国货币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老先生说,第三套人民币有壹元、贰元、伍元、拾元四种主币和壹角、贰角、伍角三种辅币,共7种面额,全套合计18.80元。但其版别却有9种———其中壹角券有3种版别,包括了流通使用时间不长、存世稀少并被人们称为第三套纸币中的“币王”的枣红色壹角券和墨绿色壹角券这两种纸币珍品。
1角券正面原为"干部参加劳动"图景,后改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图景;背面图案为国徽、菊花,主色调共有枣红色、深棕、浅绿、酱紫、桔黄五种。
2角券正面为武汉长江大桥;背面图案为国徽、牡丹花,主色墨绿色。
5角券正面为纺织厂生产图;背面图案为国徽、棉花和梅花,主色青莲色。
1元券正面为女拖拉机手图,象征农业为基础;背面图案为国徽、放牧图,象征发展畜牧业;主色深红色。
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俗称“车工”,象征工业为主导,背面为国徽、石油矿井,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绿色。
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俗称“炼钢五元”,象征工业以钢为纲,背面为国徽露天煤矿,象征发展能源工业;主色深棕色。
10元券正面为 “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主色黑色。俗称“大团结”。
征集范围:
瓷器:民国之前的精品瓷器,元、明、清为主,以及珠山八友传世之作;
玉器:翡翠玉器,玉器润、透、白、为佳;
书画:古代或近代字画,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等书画作品;
杂项:各类精品杂项,如佛像、石章、各类雕刻、金银器、及历代文房用品等;
(请标明:藏品名称、尺寸, 重量,缺陷等情况。写明您个人联系电话号,如果通过初次图片筛选,以便电话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