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广交会组团方式作出重大改革,由以往的国家外贸专业总公司组团和设立专业场馆为主,改为主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外贸局组团和布展。6年后的春交会上,民营企业首次以正式身份参加广交会。
“第一次是以观展商的名义参加广交会,没有固定摊位,只有流动摊位,与顾客交流的好时机就是在电梯上,签下了第一个订单金额是26400美元。”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邱智铭回忆起26年前首次参加广交会的经历坦言,广交会尤其能够让民营企业开眼界,长见识。他认为,唯有广交会才能让自己看到来自全世界众多的采购商,每个采购商都有各自的“绝招”,广交会给了企业自身向各国客商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改进不断做大。
随着广交会的大门不断被拓宽,大量自营进出口生产企业拿到了广交会“入场券”。“改革的推进给其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创造了机会,也让参展企业剧增。”在李惠琴看来,广交会此次改革非同寻常,迈出了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新的一步。
从1999年开始,广交会参展企业包括外贸专业公司、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等,这也让参展主体由单一走向了多元。李惠琴认为,这样的变革让包括民企、外企在内的各类企业进入会场,让他们在同一平台上平等竞争,也推动了许多企业的成长。“尤其是民营企业带来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产品,给广交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她说。
从量到质:民企崛起“唱主角”
上午10时,广州奥迪诗音响科技有限公司外贸助理赵伟雄已经接待了三批外国客商,他稍稍松了口气,“今年我们带来了ADS、AWV两大主力品牌,总共加起来有200余款精品产品在广交会现场亮相。”
在展位里,高科技、高颜值及澎湃音质的产品吸引着人流的聚拢。本次参会,奥迪诗拿出了众多“看家”产品以享全球消费者。“便携式投影音箱和高端小线阵音箱占了整个耀眼的C位展台,还有集合了无线充电、智能充电管理和无信号自动关机等‘黑科技’功能产品。”赵伟雄介绍,作为参加广交会超过30届的“明星企业”,奥迪诗一直注重科技创新,深耕细分市场做精做专,生产有自身特色的品牌产品。目前公司一年出口额约7000万美元,在广交会签订的订单能占全年业绩的四成,主要销往东南亚、北美、中东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