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瓷在明代瓷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斗彩、青花、甜白、单色釉等瓷器,无一不精彩绝伦,
掐丝珐浪工艺诞生于公元前12世纪的古希腊,珐琅器随着古丝绸之路的贸易交往而传入中国,元代已掌握掐丝珐琅技术,明代景泰年间掐丝珐琅工艺己臻于鼎盛。因其外饰蓝色釉料,故又称景泰蓝。
掐丝珐琅一般在金、银、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珐琅釉料,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具有五彩斑斓,富丽堂皇,华丽夺目的独特魅力,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大明成化年间是制瓷业高度发展的时期,工匠们又将铜胎掐珐琅技术运用到瓷胎上,将掐丝珐琅技术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成化瓷胎掐丝珐琅梅瓶一对:高22.8厘米、口径4厘米、腹经12厘米、底径7厘米,单只重375克和378克。
梅瓶小圆口外撇,短颈、宽肩、腹下渐收敛,胫部瘦削,足部微外撇,圈足。足无釉露白胎,胎质细腻、致密,足内墙外撇。器内及器底施白釉,釉面洁白肥瞍,底青花双边栏内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章款(图9.20)。
瓶身自沿口至底边,用掐丝在胎体上掐出缠枝花卉图案,瓶地用蓝色珐琅料做底色,用双勾的技法勾勒出各种形状的花卉、枝叶,腹两侧用蕾丝纹组成开窗,开窗内的地为深蓝色。器体纹饰为番莲纹、莲瓣纹、菊瓣纹,缠枝纹,叶瓣纹,及两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口沿饰桃纹,底边饰波浪纹。整幅画面是百花争艳,蝴蝶双飞的美丽图景。在双钩纹中填入了各种彩料有:蓝、红、黄、绿、白、天蓝、宝蓝、鸡血红、葡萄紫、紫红、浅绿、深绿、翠蓝等十余种,色彩丰富、鲜艳柔和,色质透明、多变而显华贵艳丽(图4一13)。
瓶体胎壁厚度在2毫米左右。在如此薄胎上掐入金属丝,首先需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而且掐丝细匀、丝面平整,经焊接、点蓝、上色、烧焙、研磨、镀金、抛光、除绣等多道繁杂的工序,同时要解决珐琅料与瓷胎膨胀系数不同,及易碎难磨等问题。因此,没有高超的工艺技术水准,获得成功是无法实现的。
此梅瓶器形规整,,掐丝珐琅工艺精细,丝面与釉面打磨光滑、掐丝略高于釉面,釉层厚重,釉面可见砂眼,釉料色彩纯正,光泽透明。其身集聚掐丝珐琅工艺、瓷器工艺,同时又有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造型、瓷质、珐浪工艺都符合明成化时代的特征。
成化瓷胎掐丝珐琅梅瓶,造型优美,似婷婷玉立的姑娘,修长的身姿,优美多彩的外衣,给人以感观上的享受!那轻盈的身躯,坚致的胎体,迎光透亮,用强光从口向腹内照射,瓶外壁纹饰更显得艳丽多彩,惹人喜爱(图此瓶成对,保存完好,实属难得。
据说掐丝珐琅器的制作,是由景德镇御窑厂烧制上好的素白瓷送入宫中,再由宫内工匠掐丝,填上珐琅釉烧制而成,工艺高超。如制作过程中有缺陷,随即消毁处理。此类瓷器专供宫廷使用,不得外流,故数量不多,可见其珍稀程度。
如果您心中有以上任何一条疑问、现在您可以立刻联系我或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您
联系人:资深古董经纪人 李经理
本公司因广泛的资源吸引了包括大陆本土及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欧美等国家收藏者的目光,联合西安、西安、澳门、香港、新加坡、东京、米兰、英国、迪拜等地众多大型优质机构的信赖和关怀,为全国艺术品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个集鉴定、展览、拍卖、交流、销售为一体的优质,专业,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