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1914年2月7日,袁世凯以大总统令形式公布条例,规定国币种类有银币4种(壹圆、中圆、贰角、壹角)、镍币一种(五分)、铜币五种(二分、一分、五厘、二厘、一厘)。国币以壹圆银币为主币,后在南京、广东、武昌等造币厂陆续铸造。因袁大头壹圆银币币型划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袁世凯头像壹圆银币”一枚,该钱币的直径为3.8厘米。钱币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环铸有“中华民国三年”六字;背面为嘉禾纹图案,左右交互,下系结带,中铸币值“壹圆”二字。钱币雕刻精细,人像、发丝、胡须、穗芒等细微之处清晰有度,生动自然;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精品银元。
嘉禾,亦泛指生长茁壮的禾稻,古人以之为吉祥的征兆。铸在钱币之上寓意国家重视农桑、以民生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谐音,寓意“家和万事兴”;铸币之上当政者有国泰民安、吉祥如意之愿景,故有很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袁大头”银元的通行将外来“鹰洋"、“龙洋”渐渐从市面挤出,促进了中国银元的统一,为“废两改元”准备了条件,是我国近代货币史上划时代的伟大成就,在近代中国货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逐渐消逝的袁大头银币在收藏交易市场上极为罕见,成交价格惊人,现已成为藏家追逐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