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瓷器

广州中大科鉴分享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鉴定技巧

  • 发布时间:2019-05-11 20:31:29,加入时间:2018年01月02日(距今2345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越秀区东风中路越秀城市广场北塔3201
  • 公司:武汉中大科鉴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刘主任,手机:13925009997 微信:guwan899 QQ:1067326388

清乾隆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

成交价: RMBnbsp; 

年代: 清乾隆  

尺寸: 高 29.7cm  

创作年代: 清乾隆  

钤印: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著录: 参阅:《清宫生活图典》图175;
《中国陶瓷导览——中国明清瓷器》第80页,图38;
《清康雍乾名瓷》图82;
《中国嘉德·珍宝归途——清代瓷器精粹》2008年4月27日,Lot 1921;
Sotheby’s, Hong Kong, 15 May 1990, Lot 193;
Sotheby’s, Hong Kong, 9 October 2007, Lot 1216。

此瓶呈葫芦式样,外壁以釉里红作装饰,葫芦之上下腹纹饰构图相同,均以团龙纹作为主题纹饰,分为四组,间以花卉纹相隔。细观之,则可发现上下腹之团龙纹略有不同,二龙的上下方位有所调换。外足底部中央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章法规矩,严谨大气。此器釉面肥润,釉里红发色典雅,纹饰笔触纤细,堪称乾隆时釉里红品种的经典之作,殊为难得。配有木座。

釉里红是元代江西景德镇创烧的一种釉下彩绘。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绘画图案,然后施透明釉,高温还原焰烧成。由于釉里红烧造条件极为苛刻,加之烧制时工艺技术掌握难度大,故成功率低,因而发色标准的极为罕见,从元末和洪武烧制的釉里红器皿来看,红色多数不够纯正,呈色偏向灰褐。直到永宣时期才烧出呈色红艳,色如宝石的釉里红,但产品甚少。成化之时,由于工艺简便的釉上彩代替了釉里红,造成釉里红一度中断。直到清代康、雍、乾三朝才得以复苏,这时的釉里红发色较为纯正艳美。

乾隆朝釉里红瓷更是受到皇家指派继续制作,乾隆四年(1739)唐英在京观样并亲自领旨烧釉里红瓷,《清档——唐英奏折六十二号》记载:“窃奴才在京时十月二十五日,太监胡世杰交出釉里红马挂瓶一件,画样一张,传旨看明瓷瓶釉色,照纸样花纹烧造几件送来,务要花纹清真。并将古瓷样式好者拣选几种,亦烧造釉里红颜色,俱写乾隆款送来呈览。钦遵奴才看明釉色,祗领纸样,恭捧到关,即遵旨拣选古瓷、画样内好者数种,一并交窑厂协造葆广等敬谨烧造,并谕俱造釉里红务要花纹清真,釉水肥润,颜色鲜明。俟造得时奴才拣选送京恭呈御览。”由此可见,御窑厂奉旨烧造釉里红的详细情况。而乾隆时釉里红品种的主要特点也正如上文文献中皇上所要求的那样:色调典雅,纹饰清晰,且图案已趋于规矩化。此般诸多特点于此件上拍的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中多可识见。

葫芦瓶自唐以来因其谐音“福禄”,且器形像“吉”字,故又名“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为民间所喜爱,遂成为传统器形。宋元时期,龙泉窑、景德镇窑均有生产。从元代起出现了八方葫芦瓶、上圆下方葫芦瓶以及扁腹葫芦等各式葫芦瓶。明清两代,葫芦瓶大量烧造,器形也有较多变化,出现方形、圆形等多个品种。乾隆时期葫芦瓶则造型各异,乾隆三十一年档案曾记载,景德镇御窑厂这一年的皇帝万寿节时,就曾向宫中送进二件洋彩万福万寿葫芦瓶,可见当时葫芦瓶之用途多适于祝寿所用,而此件葫芦瓶应为乾隆之时最为标准的样式。

从目前查到的资料来看,香港苏富比1990年春拍中以HKD成交了一件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此瓶样式与本次上拍这件基本相同;北京故宫博物院随安室陈设着一对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北京市艺术博物馆也藏有一件相同的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另外,香港苏富比2007年秋拍以HKD成交一件乾隆釉里红水波云龙图葫芦瓶,与此次上拍这件同为乾隆釉里红葫芦瓶,唯有纹饰不同,其为云龙纹装饰。2008年春季在中国嘉德《珍宝归途-清代瓷器精粹》专场中,以RMB的价格拍出的一件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在造型、纹饰、构图等方面与此件如出一辙。此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清乾隆白釉印花团龙葫芦瓶,采用模印方式,纹饰与此件相差无几,应出于同一样本。由此可见,此类乾隆釉里红葫芦瓶传世者极为罕见,于之前近三十年的拍卖场上,仅见三件,而本次上拍的这一件是继2008春拍拍卖之后再次在民间征集到的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乾隆时期釉里红的官窑精品之作。

此瓶系已故上海著名实业家刘养和先生旧藏。此瓶的由来源于刘氏对瓷器的喜爱,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好友、上海知名古董收藏家顾丽江,不惜重金,收入囊中,视为珍爱之物,收藏近七十余年。其间历经苍桑世变,最终成为其众多收藏中硕果仅存,保存完好的少数精品之一。此瓶釉里红色彩均匀和润秀丽,龙纹勾勒精细工整,笔触气韵流畅,瓶体晶莹完整。原配礼盒精致,浑然天成。该瓶历经三百年仍保持品相完美,色泽浑然,不失为一件清三代官窑瓷器精品中的佼佼者。

刘养和:上海著名实业家,安怡堂主人,原独资宝兴和记棉纺印染织厂创办人。业余之时,酷爱收藏,其众多古董文物在文革期间损毁。文革落实政策后,大部分藏品捐赠或由博物馆收购。

顾丽江上海人。一生从事实业,曾任华东煤矿公司董事,华商上海水泥公司常务董事等职,1950年聘为华东军政委员会贸易总顾问。顾丽江业余爱好收藏文物。从清宣统二年(1910)开始以来,收藏各类文物2000余件,其中尤以瓷器既精且多。1956年,顾丽江将其毕生收藏的文物2400余件全部捐献给上海博物馆。1957年春节,上海博物馆举办了“顾丽江先生捐献文物展览会”,以表彰他对祖国文博事业所作的贡献。

中大科鉴专注于古玩艺术品鉴定服务,是第三方权威鉴定中心,是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制鉴定机构。提供专家鉴定、科技鉴定、双轨制鉴定服务,是艺术品鉴定、古董鉴定、古玩鉴定、书画鉴定、青铜鉴定、瓷器鉴定、玉器鉴定的专业鉴定机构。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