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果见明皇图全国正规交易平台

  • 发布时间:2019-05-13 18:05:51,加入时间:2019年03月01日(距今2318天)
  •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西安市高新区团结南路10号睿中心B座2207
  • 公司:西安盛世古韵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经理,手机:15802935535 微信:LIXUAN1990 电话:029-88443715 QQ:569378010

《张果老见明皇图》描述的情节事出《明皇杂录》,画面截取张果老施法术于明皇前的片断。图右侧一老者坐绣墩上,着青衣,双掌向上,面带微笑作言语状。身前一小童于布袋中放出鞍辔皆全的小驴,驴作奔跑状。左侧一人着黄袍,戴幞头,坐于椅上,头略低,对所发生的一切表现出关注的神情。此人身材壮伟,面相庄严,显然是唐玄宗李隆基。其身后站立的四名侍从神情各异。 
只见明皇高坐于画面中央,手扶团椅龙体前倾,惊奇地注目于向他直奔而来的小白驴;宦官卫士五人在御座左右分为三组,或拍掌叫绝,或窃窃私语,为此精怪之物而赞叹。张果老本人则坐侍于画的右下方,抬眼审视着皇上专注的神情。
题跋
本幅左下款署:“云间任仁发笔。画面中部有清弘历题七言诗一首,末款“甲申夏六月上浣御题。” [1] 
元代康里巎跋:月山宣慰所画张果见明皇图。笔法精妙。人物生动。求之同时竟不多见。且月山之为人多才而智。有益于世。至于水利钱法。皆深造极致。惜乎不遇于世。世之士大夫。皆言其精于画马。是矣。然因其不遇。但知此而不知彼。宜其尔也。予之三侄大年。月山之婿也。故颇详其一二云。康里巎。
危素诗题:飘飘海上任公子。来往烟波骑赤鲤。袖将长荣献彤庭。谈笑归来取金紫。著书余暇工丹青。画史见之心屡惊。此图貌得含元殿。唐帝素闻仙客名。仙客之年不知数。皎皎朱颜等婴孺。明皇岂是学仙才。奇祸已胎终不悟。拂衣却入中条云。笙鹤世人那可闻。天高海阔日月远。稽首我长生文。临川危素题。
印鉴
本幅”下钤“任氏子明”印。又清高宗弘历诗题不移录。 [1] 
本幅钤“金匮宝藏陈氏仁涛”、“希世有”及清内府乾隆、嘉庆朝鉴藏印计12方。隔水钤“金匮秘笈”、“太上皇帝之宝”、“乾清宫宝”鉴藏印。
后纸有元康里巎、危素题二则,款下分钤“子山”、“正斋恕叟”、“危氏太朴”、“世外玄赏”印。又钤“仁涛铭心绝品”、“金匮室”、“仁涛”、“金匮室主”等鉴藏印4方。 [1] 
创作背景
编辑
任仁发选择盛唐时期的故事作为题材背景,是元代初、中期重要的文化现象。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所形成的中国文化鼎盛状态,在视觉形象的制作上留下了丰厚的遗产。盛唐和中唐的宫廷画家和士大夫画家即创作出一大批以唐明皇浪漫生活为主题的人物、山水及鞍马作品,表现出人们对帝王游宴行乐生活的欣赏。而这样的场面出现在元代江南士大夫的面前,却形成了他们非常复杂的心态。对于失去汉文化绝对优势的文人士大夫们来说,盛唐文化的视觉成就具有双重的含义。从隐退的立场出发,唐人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讴歌并不能增进江南文人对异族统治的认同,反而成了他们怀旧寻梦的寄托所在,不断引起南宋遗民的内心共鸣。 [1]  这也是任仁发创作《张果老见明皇图》的历史大背景。

任仁发(1254年—1327年),字子明,号月山道人。他出身寒微,少负奇才,18岁时便高中举
人。南宋亡国后,任仁发向时任中奉大夫浙西道宣慰使的游显毛遂自荐,深受游显赏识,将其招纳为幕府中的宣慰掾,负责整理文书档案。后来,任仁发在海岛劝诱反抗者归降中立功,升为青龙水陆巡警官。他一生得以参与浙西、通惠河、黄河治水。在晚年,任仁发集毕生知识著《水利集》十卷,为后代治水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经验。任仁发在政务之余,爱好诗文书画,绘画上才华出众。尤其是他笔下的人物和鞍马,师宗晋唐,颇具古风,并自成一格。史书上称其艺术风格是“书学李北海,画学李公麟”,说他继承了唐宋时期这两位艺术大家的神韵,前者的书法风格奇伟倜傥,后者人物、释道、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