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秘色瓷的来源及价值注解贵州鉴定

  • 发布时间:2019-05-14 11:29:54,加入时间:2019年03月08日(距今2265天)
  • 地址:中国»贵州»贵阳: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后街彭家湾花果园项目E区第
  • 公司:贵州雅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赵浪浪,手机:15180730409 微信:zl959543210 电话:0851-88610894 QQ:838636495

秘色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中国古代越州名窑(今浙江一带)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篇《秘色越器》。

宋、明、清迄今,学者们为"秘色"一词的确切含义聚讼不已。据宋人说,五代吴越国王钱镠规定越窑专烧供奉用的瓷器,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其说近是。据本百科"色"字条解释,"色"除了"颜色"一解外,尚可解为"配方"。"秘色"的"秘"意思是"机密"、"保密","色"的意思是"药粉配方"、"釉料配方"。故所谓"秘色"即"保密的釉料配方"之意。所以,"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

词语释义

越窑秘色瓷,又称秘瓷、秘色越器。"秘色"一词最早出于晚唐诗人陆龟蒙(­-881年)写的一首诗的篇名:《秘色越器》。据本百科"秘"字条和"色"字条的解释,"秘"字从禾从必,"禾"指五谷粮食,"必"指隐匿,两个字符联合起来表示"国家粮食库存数量机密"。"色"字从刀从巴,"刀"指"剁碎" ,转义指"齑粉";"巴"指"附着"、"黏着"。两个字符联合起来表示"敷脸用的粉末",引申指"药粉配方"。所以,"秘色"的意思是"保密的釉料配方"。"秘色瓷"就是用保密的釉料配方涂抹器物表面而烧成的瓷器。

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产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学效果,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所以,这种配方是保密的,专用于皇家瓷器的烧造。以后,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例如,历史上有过"高丽秘色瓷"等。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精品之一。秘色瓷是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的瓷器精品,因其制作工艺秘而不宣得名。所谓"秘色瓷",实为唐、五代之际越窑青瓷中的上乘之作。

烧造工艺

秘色瓷烧造决定于瓷土、釉色和温度。秘色瓷釉中相当部分的氧化铁被还原,釉色就呈现为较纯净的青色;反之,还原气氛弱,釉中相当部分的铁仍保持氧化状态,釉色就表现为青中泛黄的色调。

秘色瓷是越窑中的质的瓷器,其烧造工艺有三个步骤:

1.瓷土:采用专门粉碎、淘洗、腐化、捏练工艺流程,从而达到较高的"玻璃化程度";

2.釉色:釉料提纯,除去釉料中的杂质,并改良施釉方法,通体施釉,施釉后采取支钉架器的方法;

3.匣钵:秘色瓷烧造不是把瓷器接触炉火的,而是将秘色瓷瓷胎装入瓷质匣钵装烧,一器一匣,并以釉水来密封匣与盖之间的缝隙。

4.通过对炉温的控制,才会出现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瓷。

传说

秘色瓷在法门寺地宫未开启之前的今人眼里,一直是个谜。人们只是从记载中知道它是皇家专用之物,由"越窑"特别烧制,从配方、制坯、上釉到烧造整个工艺都是秘不外传的,其色彩只能从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描写中去想象。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瓷碗、瓷盘、瓷碟,从"地宫宝物帐碑文"中得知,原来它们就是"秘色瓷"!这些秘色瓷色泽绿黄,晶莹润泽,尤其是其中两个银棱秘色瓷碗,高7厘米,口径23.7厘米,碗口为五瓣葵花形,斜壁,平底,内土黄色釉,外黑色漆皮,贴金双鸟和银白团花五朵,非常精美。这才让今人一睹秘色瓷的风采。地宫中发现的13件宫廷专用瓷-秘色瓷,是世界上发现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

历史

通常所说的越窑泛指东汉至宋一脉相承的青瓷体系,窑址主要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宁波等地,这里原系古越族人居住地,东周时为越国政治中心,唐时称越州,越窑因此得名。

唐代中朝,余姚县上林湖窑产品因质地超众被朝廷录为贡瓷,并置官监烧。此后,品质愈发日莹的越窑备受文人雅土推崇,有"类玉"、"类冰"及"千峰翠色"的赞誉。晚唐起,越瓷中的贡品又得了一个千古绝唱的"秘色瓷"称谓。

折叠

发现过程

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猜想,以致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而秘色瓷究竟"秘"在何处,知道的人却越来越少,也就越发加剧了这种瓷器的神秘感。

颈瓶

八棱短颈瓶是笔者幸获的一件五代末越窑产品。本文的这件八梭短颈瓶失盖,高14.3厘米。此瓶除足端无釉露出致密的浅色灰胎外,通体满釉,釉面晶亮莹澈,色泽青绿温润。上林湖产品代表了越窑工艺的水平。

贵州玉器,瓷器,字画,钱币专业鉴定交易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金融街3号1802(一楼乘坐2号电梯)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