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裂缝安全检测鉴定——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的裂缝检测办理:
1、 结构构件裂缝观测标志,可视现场具体情况及观测期限要求进行设计,采用的观测标志应具有可供量测的明晰端面或中心。当观测期较长时,可采用镶嵌或埋入构件的金属标志、金属杆标志或楔形板标志;当观测期较短或要求不高时,可采用油漆平行线标志或用建筑胶粘贴的金属片标志;当要求较高,需要测出裂缝纵横向变化值时,可采用坐标方格网板标志。
2、 对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数量不多且易于量测的裂缝,视标志形式不同,可采用比例尺、小钢尺或游标卡尺等工具定期量出标志间距离,测得裂缝变化值,或用方格网板定期读取“坐标差”,计算裂缝变化值;对于较大面积且不便于人工量测的大量裂缝,可采用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测得裂缝变化值;对于需要连续监测变化情况的裂缝,可采用测缝计或传感器自动测记方法观测裂缝的变化。
3、 对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可在宽度大的裂缝处采用垂直于裂缝贴石膏饼的方法(石膏饼直径宜为100mm,厚度宜为10mm)进行持续观测,若发现石膏开裂,应立即在紧靠开裂石膏处补贴新石膏饼。
4、 结构构件裂缝宽度的测量可选用下列方法:
1 塞尺或裂缝宽度对比卡:用于粗测,精度低。2 裂缝显微镜:读数精度在0.02mm~0.05mm,系目前裂缝测试的主要方法。
房屋安全性鉴定依据《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GB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评定房屋单个构件安全性等级。根据不同材料种类,按不同检查项目,分别评定每一受检构件的等级,并取其中低一级作为构件安全性等级。混凝土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位移或变形、裂缝或其他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砌体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构造、位移或裂缝、损伤等四个检查项目。
第二阶段评定房屋子单元安全性等级。包括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系统、围护系统承重部分三个子单元。地基基础子单元安全性评级根据地基变形和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的反应确定;上部结构子单元根据结构承载功能等级、结构整体性等级、结构侧向位移等级确定;围护系统承重部分安全性,按建筑物目前围护系统的位移、变形及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情况来判定。
第三阶段评定鉴定单元安全性等级。根据地基基础、上部承重系统、围护系统承重部分的安全性等级,以及与整幢建筑有关的其他安全问题评定。
,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依据国家现行标准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多年来所完成的项目普及全省、涉及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