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碧珊(1874—l930),字辟寰,号铁肩子,民国绘瓷名家“珠山八友”之一,又是“珠山八友”之首王琦之师。邓是清末秀才,文化学养与书法功力甚深,在“珠山八友”中首屈一指;诗书画印样样精通,深得景德镇绘瓷艺人的敬重。邓氏敢为人先,在景德镇首创使用九宫格绘瓷板人物肖像,可惜在战乱中英年早逝。
===============================================================================
邓碧珊 粉彩月影鱼乐图 成交价 340万
邓碧珊绘粉彩鱼藻独辟蹊径,自成大家,开瓷艺鱼藻文人画之先河,在景德镇乃至中国瓷艺界仍属首创。其所画鱼藻形态真实,栩栩如生;所作“游鱼”相互关联,来往有势,“游而不散”。他受宋画风格的影响较深,又在传统基础上革新、改良。邓氏瓷艺鱼藻文人画审美情结浓郁:画面意境深幽,笔法苍劲、老辣、精致,设色清新、淡雅,无愧享有“鱼王”之美誉。
时下,“珠山八友”的瓷器艺术市场走向成熟稳定,一些大的拍卖行时常能见到,且价格不菲,有的甚至超过了清代官窑瓷器。如2005年12月,一块邓碧珊粉彩《山水》瓷板,成交价55000元。假如你家里遗存老瓷器是“珠山八友”画的,建议你好好珍藏,也许会替你家庭增添一笔不可小觑的财富。
===============================================================================
邓碧珊瓷板画真品图品 邓碧珊瓷板画鉴定方法
邓碧珊的传世作品不多,大都为粉彩鱼藻瓷板画,也见少量绘于水盂笔洗等文房用具上的作品,创作高峰期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邓碧珊画鱼得其形更得其神,所画鱼群或顾盼生情、或聚首嬉戏、或遥相呼应、或结队悠游曾有人讨教其画鱼秘诀,他一言以蔽之:“游而不散”。这既是他多年创作经验的总结,也与他多年居住水乡悉心体察生活所得不无关系。他的粉彩鱼藻瓷板画,常是画鱼而不画水,却依然让人感到鱼在水中游。鱼的姿态,藻的浮动,仿佛处处都感到水的存在,这正是他在日常生活中深入细致地观察和深谙“意到笔不到”的结果。他用笔墨色淋漓,鱼的质感和色态、片鳞细草都满含水分,画出的茎叶像有空管。用墨添色,浓淡相宜,粗细相间,堪称细微之处见精神。
===============================================================================
收藏是心灵的契合
与天地合,心平气顺,亨、善
天地之道,费而隐,甚难知之,甚难合之。人类的进步,就是不断发现天地之道、知明天地之道、合天地之道的过程。与天地合,则无风险,亨,善。与天地合,有很多种方式,哲学的思考是一种方式,科学的研究与发现也是一种方式。大学讲“格物致知”,科学的研究与发现是格物,心灵的对话与融合也是格物,阴阳两方面齐下,则格而全,格而准,通过格物,则知物之性,知物之善恶。
各藏友 如需鉴定评估 鉴赏交流 可拨打上面电话咨询 电话同号 阮先生 江西景德镇人士 搜索公众号:珠山八友 点击关注 与万千藏友在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