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浩瀚如烟,荟萃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自古至今,文人雅士、达官贵人莫不醉心于书画,藏之、鉴之、赏之,收藏与鉴赏相继而兴。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知。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亿元,清朱耷《竹石鸳鸯图》拍出1.18亿元等,足见古代书画越来越受到藏家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