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和古玩
金红釉是在烧好的薄胎白瓷器上施以含金的红色釉,然后在800-850度的低温彩炉中烘烤而成。根据呈色的浓淡,金红釉又可分成胭脂红、胭脂水、粉红釉等。宏源阁博物馆藏:雍正金红釉描金宝相花寿纹珐琅彩葫芦寿瓶,器型周正、彩绘及至、卧足底、六字两行楷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款识。
金红釉是在烧好的薄胎白瓷器上施以含金的红色釉,然后在800-850度的低温彩炉中烘烤而成。根据呈色的浓淡,金红釉又可分成胭脂红、胭脂水、粉红釉等。胭脂红釉是大约在釉中掺入万分之二的金,烧成后釉汁细腻,釉色匀净,色如浓艳的胭脂,故而得名胭脂红釉。这种低温颜色釉。亦称“金红釉”。以黄金为着色剂(0.5—0.6%)。釉汁细腻,光润匀净,色如胭脂,故名。在薄胎制品上,内施白釉,外施胭脂水,红白相映,瑰丽非凡。金的呈色属于胶体着色,胶体粒子大小与呈色关系密切,必须严格控制烧成温度。胭脂水均为官窑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