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家具是从传统家具走向现代家具的过渡形式,在风格上效仿西方家具,主要是效仿英式(威廉玛丽式、安妮女王式等)、法式(路易十四式,巴洛克风格)、美式(美国殖民地式和美国联邦式)、德式(比德迈式等)家具。 现在,许多老上海人还能回忆起儿时家中或曾拥有过的海派家具,不论年份长短,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能够代表着上海的海派文化,唤回人们曾经的海上情结。 海派家具是从传统家具走向现代家具的过渡形式,在风格上效仿西方家具,主要是效仿英式(威廉玛丽式、安妮女王式等)、法式(路易十四式,巴洛克风格)、美式(美国殖民地式和美国联邦式)、德式(比德迈式等)家具。 在卧房家具中,海派家具出现了大衣柜、抽屉柜、床头柜、梳妆台(镜台)等新品种。高低床屏取代了架子床,床的高屏靠墙,可以两边上床,三门大衣柜是专供挂衣用的,中间为穿衣镜,适时地满足了当时西装流行的挂衣之需。抽屉柜是供折叠存放衣物的,梳妆台是供女士梳妆之用的,都是20世纪初,沿海开埠城市生活方式变化的结果。 海派家具,床.jpg 在客厅家具中,海派家具的主要新产品是沙发和低矮茶几,真皮全包沙发的流行,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坐姿和休闲方式。此外,新品种还有陈列用的玻璃门柜以及独角圆桌等。 海派家具,沙发.jpg 以20世纪上半叶海派家具为代表的家具风格、款式变化和新品类的出现是中国家具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起点,从太师椅到沙发、从架子床到屏板床,从存衣箱笼到大衣柜,从“格子”柜到玻璃门柜是中国现代家具的萌芽,中国家具开始与世界接轨,中国家具开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 “海派”家具是从传统家具走向现代家具的过渡形式,但其变化的实质是由形式变化所体现的功能进步。由高低屏板床、大衣柜、五屉柜和梳妆台构成的卧室家具,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挂衣、存衣和梳妆的功能。床如居中布置可以从两侧上下使用,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软床垫的使用,相对于传统的硬板床而言,提供了刚柔相济、科学合理的垫性,可以大大改进睡眠质量。梳妆台,特别是带折叠的梳妆镜台更加方便现代女性的化妆。 在客厅家具中,沙发的引进与流行相对于清式家具的太师椅而言,在宜人性和舒适性方面无疑是一大进步。虽然当时还没有“人体功效性”的提法,但沙发确实不自觉地应用了人体工效学的原理,使人坐得更加舒适而不易疲劳,坐的姿态也更加自由。相对于正襟危坐的太师椅而言,其功能的合理性是显而易见的。沙发的“1+1+3”的配置,以及放在沙发前的低矮型茶几的应用,也更加方便现代生活的需求。以玻璃陈列柜取代“多宝格”和“博古格”,除形式的现代感外,功能上也更有利于物品陈设和展示功能。 海派家具 玻璃陈列柜.jpg 在板材方面,海派家具虽以固守红木为主,但同时柚木、榉木等白木材料以其软硬适度、轻重适合等长处,也予以采用。因此在海派家具中分为红木和白木两类,“红木”工厂专门生产传统的硬木家具,也包括“西式中做”,而“白木”家具则指一般硬杂木家具的生产,以及后来推广使用的胶合板与木材结合的近代化家具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