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窑始建于晚唐,兴于五代、北宋,极盛于南宋,而衰于元代末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晚唐时期以烧造酱褐、乳白釉瓷器为主。从北宋开始,酱褐釉瓷停烧,乳白釉瓷继续烧造,但形制已发生变化,同时增加了新的黑釉瓷品种。这一时期的乳白釉瓷有涩圈、高圈足、瓜棱腹碗、饰褐色点彩钵、器盖、菱口碟、唇口和莲瓣纹高足杯等。莲瓣纹高足杯为北宋常见物。碗、钵、碟等施釉不及底,底式切削粗涩。乳白釉钵厚唇或卷唇,釉不及底,支钉烧,有褐色彩斑,平底或近宽圈足,似五代至北宋时烧造。南宋时期的乳白瓷有各类碗、盏、粉盒等。这些器物多满釉,碗釉色晶莹润泽,开冰裂细纹。
在2019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一件吉州窑的仿豹纹釉梅瓶以224.2万的价格成交.
在当前的收藏市场上,吉州窑的价值尚未凸显,存在巨大的升值空间,而作为宋代民窑名瓷的吉州窑瓷器更是值得关注的焦点,目前为止拍卖市场上最贵的吉州窑拍品。而在古玩市场上,吉州窑瓷器就要相对便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