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由广东伊始,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两广总督德寿与前总督李鸿章奏准仿香港铜仙铸造机制铜圆。机制铜圆较之方孔铜钱铸造精良,市商乐用,流通顺畅。次年,清政府即谕令沿江沿海各省准许仿铸。尔后,全国各地纷纷开机铸造铜圆。故当十铜圆的铸造地各异,这是区分不同当十铜圆的最明显特征。
该藏品为户部造大清铜币当制钱十文,钱币正面珠圈内为汉文“大清铜币” 四字,中间为“甯”字,两侧有汉文干支纪年“戌甲”,左右铸有“户部”、下铸“当制钱十文”字样,背面中心为蟠龙纹,下方英文依稀可辨。整体构思巧妙,图案考究,纹饰细腻,栩栩如生,保存较为完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古钱币,因此具有极高的升值空间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