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开始制造宣统元宝银元,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规定国币以圆为单位,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币总厂还根据《币制则例》规定,于宣统二年试制以圆为单位的大清银币一套。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试制大清银币,主币的蟠龙图案版别很多,计有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反龙、曲须龙及签字版等版别。 反龙是清代银元龙图之一。因龙身作反“S”状,有异于通常的正“S”形,故名。
2006年拍卖 1898年湖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试铸样币 拍至236.5万元
2007年拍卖 1910年云南省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样币拍至319.2万元。
2008年拍卖 1890年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拍至126.5万元,
2011年拍卖一枚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以100万元起拍,以352.8万元
2009年拍卖 清代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以196万元高价成交
2009年拍卖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一两红铜试样币估价80万至150万元,拍至209万元
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的银质试样币更拍至29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