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中国已有30余年的历史,无论是技术、市场还是应用,PLC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不变的是,PLC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了工业控制市场的宠儿,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工业自动化、智能制造的兴起更是为PLC生产商带来了商机,但是时至今日,中国PLC市场半数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主要原因是用户对国产PLC产品品质存在质疑。在市场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国内PLC生产商不仅内部竞争激烈,在国际市场更是没有立足之地。为此,具有前瞻性的部分国内PLC生产商在内部竞争的同时,认为应及时总结经验,利用本土优势、从自身出发打造PLC民族品牌。相对“舶来品”国内PLC生产商应大力发展以下3点优势:
一、产品定制优势
国内PLC厂商可以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产品,例如用户希望在一个PLC模块上同时具有开关量输入、开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出等功能,同时输出既要有继电器,还要有晶体管,这种需求是一般通用PLC不能提供的特殊需求,但是,在国内PLC厂商可以快速为用户专门定制,而跨国公司的中国用户和中国雇员很难迅速将这种特殊需求直接反馈到国外的生产厂家,难以促成产品的改进,有力的提升了国产PLC的竞争力。
二、成本优势
由于是完全本地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支持,国内PLC厂商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直接转变为产品价格优势。
三、服务优势
国内PLC厂商的服务由公司相关人员实施,PLC生产厂商可以直接面向最终用户,由于公司技术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能够迅速解决实际应用中发现的问题,因而能显著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另外,国内PLC厂商可以在PLC的售前、售中和中为用户提供免费增值服务。响应速度优势,相对于国际PLC厂商而言,国内PLC厂商能更快响应用户的要求。
随着自动化产业热潮不断升温,PLC市场被相关市场研究机构看好,作为目前国内控制市场上的主流控制器,plc市场的国内参与者在高达31亿的plc市场总需求中,国产plc占有量不到整个市场份额1%,中国大陆plc厂商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
在按照i/o数量划分的市场总量中,小型plc(256点以下)的市场巨大,国产plc的市场贡献就在小型plc的市场中。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发展plc业务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国内有实力的自动化公司应充分利用在市场、技术、行业影响和品牌等方面的积累,大力拓展plc业务。目前,国内plc生产厂家有30余家,但目前上市的众多plc产品中,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和产品。
自动化生产转型PLC市场被看好
目前,我国工业制造业正在进行自动化生产转型,对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不断上涨。2012年中国PLC市场规模及增长变化趋势增速下滑原因分析受OEM行业低迷影响,小型PLC下滑非常明显,大型厂商甚至出现30%以上的下滑。今年PLC的销售量虽与去年持平,但是由于价格的下跌致使销售额明显下降,PLC的单品价格现在只有去年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初步估计目前在我国本土销售的PLC总量为30~40亿元人民币(不含随进口主设备配套的PLC),年增长率为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