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职业卫生在工作局面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从第三方职业卫生检测机构来说,主要是表现在现在有更多的企业是主动去寻求职业卫生服务的,比如很多企业会向第三方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咨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价与检测,包括职业健康体检等等。
企业存在哪些职业卫生问题?
首先是职业卫生管理水平良莠不齐
在佛山,很多中小型的企业,五金印刷、电镀等等这些企业,生产规模相对小一些,会存在着相当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管理把控能力也弱和混乱,生产的工艺和设备也落后,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的缺失,以及从业人员职业卫生观念意识淡薄,缺少相应的保护,职业卫生风险很大。
其次职业卫生评价工作的不足
在佛山三水,相当多的企业内部是没有人活着相关的职能部门去专人专职的去负责本企业所有职工的职业卫生工作,对职业卫生工作知识是略知一二,甚至一问三不知,对于三水职业卫生评价共组偶的目的和内容是懵查查的,这对从事各种职业危害接触作业的劳动者的各项保护测试不完善以及不全面。
那么就三水有没有企业会比较重视职业卫生工作呢?肯定是有的,《职业病防治法》自颁布实施了这么多年,有很多企业已经形成很高的职业卫生健康安全意识,但这仅仅开展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这类企业会定期的委托当地有相关资质的第三方职业卫生检测机构对企业职工进行检测或者自行开展检测,这往往是因为缺乏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会造成检测检测项目不全,监测点位不合格,和最终的检测报告并不能完全代表企业的职业卫生情况。
虽然佛山安监部门目前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网络申报系统,但是在三水,很多企业根本就不知道还存在这个可以自己去申报的系统,或者纵然是知道,很多企业喜欢投机取巧,自作聪明,在申报时候,少报、错报更有甚者直接故意漏报,这样在安监部门在进行现场监管执法时,就没有全面的职业卫生评价资料,很难快速的掌握企业的职业卫生情况,从而影响到做出快速正确的执法判定结果,其实企业自己不了解的话,可以找职业卫生检测机构代为申报,职业卫生检测机构职业自以为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都很清楚明白。这样能帮企业少走很多不比较的申报弯路。
最后是企业防治职业卫的认知意识不强以及健康检测档案的不完善
企业虽然开始主动寻求职业卫生评价和检测服务,但是呢这往往是安监局的要求或者是其他执法部门的强制要求,或者是企业在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需要,企业依旧只是把职业卫生的相关工作当作是执法部门强加性的工作不受重视,在寻找第三方检测机构作出的检测报告和相关的职业危害评价只是为了应付安监部门的检查,对报告中所提出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建议往往以企业场地的不足、企业效益不好、与生产工艺相冲突为由推三阻四不去实际落实。这其中有一部分工人虽然意识到自己从事的是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但没有要求企业加强保护,只是在工资方面上要求企业给予补贴,毕竟还是金钱比较实在。
此外,部分行业使用的化学品较多,很多的化学品大大超出((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所列的有害物质目录,很多企业大都省略了这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的申报和工人的职业健康体检。这些都加大了工人罹患各种职业病的风险,且增加了后期诊断的难度。
在佛山还存在绝大部分企业将健康监护档案狭义的理解为体检报告,缺少统一的格式和标准,加上企业没有专业的人员,职工以往的职业史、职业危害因素接触史都没有有效的收集整理,职工职业健康 体检不能与现场的检测结果相联系,因此由监管部门组织或者第三方检测机构建立统一格式的健康监护登记档案就很重要了。
以上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职业卫生,那么对于职业卫生服务检测机构,也会有什么问题呢?
经济较发达区域内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相对较多,比广佛深当地有比较多的私营检测机构(天鉴检测)还有一些外地的甲级检测机构,这些企业一方面增加了本地区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能力,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点,国内就业流动性大,机构内的检测人员新旧更换频繁,导致新入职的检测人员专业知识培训不到位,对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不够,经验不足,导致职业吧为还评价内容不全面,还有些检测机构重检测,轻采样,忽视了现场采样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能的采样方式直接能影响整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点,过于重视实验室硬件的建设,向外界表示,我们检机构的实验室有多厉害,有什么非常先进的检测设备等等,然而这些设备在日常运营和维护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这些都增加了企业购买职业卫生服务的成本,折让很多企业是相当难受的。
第三点,职业卫生检测机构之间存在恶意竞争,通过迎合客户要求和降低收费揽取项目取得市场,最终降低了服务质量,比如某个检测点,本来,需要布点20个,弥补之前通过压价的损失,少布了几个点,这样不按规范编制采样方案,往往会增加了职业卫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