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鉴定拍卖

  • 发布时间:2019-06-01 11:42:09,加入时间:2019年03月19日(距今2256天)
  • 地址:中国»陕西»西安:雁塔区高新二路西部国际广场29楼
  • 公司:陕西赛德国际艺术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马老师,手机:18691852657 微信:guwan401

珐琅彩在我国争奇斗艳的陶瓷百花园历史中,它造型优美,彩绘五光十色,是一朵绚丽而高雅的奇葩。不得不说,还没有哪一个朝代的珐琅彩瓷器能如雍正朝的那般典雅秀丽,以瓷胎为画绢,布局章法沿袭了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我们可以用《陶雅》中的语句来评价雍正朝珐琅彩瓷器:“质地之白,白如雪也,一绝也;薄如卵幕,口嘘之欲飞,二绝也;以极精之显微镜窥之,花有露光,鲜艳纤丽,蝶有茸毛,且颈项,三绝也;小品而题极精之楷篆各款,细如蝇头,四绝也。”

我们看到的下面这件山水天地分珐琅彩赏瓶,正是这“四绝”的体现!瓶身大小适中,刚好适合于掌中。当转动瓶身时,犹如正在欣赏一幅延绵无边的长画,你才真正体会到这件山水人家珐琅彩赏瓶的富贵华丽与天然秀景。

雍正对珐琅彩瓷器的爱好甚于康熙,不惜工本,名手彩绘,名工烧制,不但亲自督察,还直接参与珐琅彩瓷的设计和制作,又命其弟怡亲王统管造办处。当时,不但能自己制作珐琅彩料,而且了康熙时仿铜胎画珐琅的呆板风格。雍正时提供画稿及绘画珐琅的如戴恒、唐岱、贺金昆、邹文玉等人,很多是翰林出身,书画功底极其深厚。当时的珐琅彩瓷胎骨洁白细腻、釉面如玉,色泽明快,将珐琅彩的制作推向了高峰。

精美靓丽的珐琅彩瓷的创造和发展是与“清三代”即康熙、雍正、乾隆的帝皇对瓷器的爱好有着直接关系。早出现在康熙晚期的珐琅彩瓷,就是在康熙的授意下制作的。经过雍正的自创自制,珐琅彩制作工艺到达了一定的水平。乾隆时,制作水平又有了新的发展,从数量看超过了康雍两朝,器型更为丰富多彩,单是瓶类制品就有蒜头瓶、双耳瓶、葫芦瓶、双联瓶等。绘制题材更为多样化,有山石、花鸟、人物、山水、楼阁等。在装饰工艺上集彩绘、描金、轧道、凸印、等多种技法于一体,充分反映出乾隆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珐琅彩制作难度大,一件珐琅彩瓷器烧制成功往往要经历数月时间。由于瓷胎太薄,在二次烧制时极易破裂,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珐琅彩瓷器的数量极为有限。成本昂贵,往往制作一件珐琅小瓶要精描细绘3至4个月时间,所以传世的官窑不多,据说“清三代”官窑的珐琅彩瓷总数仅500余件,而其中绝大部分目前珍藏在台北和北京故宫博物院,所以民间流传的精品就更是寥若晨星了,收藏价值极高。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