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友:“我也不太懂,就是想买一块羊脂玉的挂坠,预算在六七千左右吧,可以吗”?
玉商:“你找对人了,来瞅我这件,标准的羊脂白玉,看这白度多好!还有鉴定证书,国家承认的羊脂玉!在市面上是相当稀有的,给你友情价一万二”!
什么是羊脂?
对于吃货来说,羊脂就是你撸羊肉串时,里面肥而不腻回味悠长的那一块肥肉;对于爱玉藏玉的众多玉友来说,羊脂在和田玉中,是一个等同于翡翠里面“帝王绿”的高级概念。
何为羊脂?
古人说“白如截肪”为美玉。现代宝玉石专业有如此定义:羊脂玉指优质白玉,颜色呈脂白或比较白,可稍泛青色、乳黄色,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羊脂玉是一个对于玉质的定义,与玉料的产地无关。在广义和田玉已被市场接纳的今天,羊脂玉也并非一个狭隘的地域概念。
羊脂,不是白就可以!
白度,是衡量玉料是否达羊脂的一个重要标准,但绝不是唯一标准,这个标准在市场上给消费者造成了很多的误解,大家以为羊脂玉就是白,雪白,耀眼的白,以为玉是越白越好,越白越值钱。实则不然,一块玉料,不是单凭白度好,就能称为“羊脂玉”的。
羊脂玉的推销话术:
“看看我这块玉多白啊,放在哪儿都是最显眼的,就是跟白纸比都不差,这才是羊脂玉!”
不少新玩玉的玉友,也会被这样的话术蒙蔽。是啊,和白纸、白墙比起来,都不发青发灰,那得是多好的玉啊?其实稍有经验的玉友都知道,排除一品玉料的情况不谈,如若一块玉的白度,看起来和白纸、白墙差不多,这样的白度大多是“僵白”,而非“润白”,玉性很可能僵而干涩,不以此为贵,反倒因为这僵白价值要大打折扣。
简言之,羊脂玉≠白,白≠贵,寻找羊脂玉的路上,切勿“认白不认脂”。
如何判断羊脂玉?
羊脂玉存在于每个爱玉人的心中,并没有绝对的评判标准,不过能够成为羊脂玉,仍离不开以下五条标准:
1、净
玉质纯净,无脏黑等杂质。透过手电的光线看去,没有杂质、黑气、糖沁、绺裂等瑕疵,这是好玉最基本的要素。
2、细
结构细腻缜密,不松散。45°侧面打灯,结构细密,偶有短云絮状结构,属于正常情况。自然产出的玉石,总有自然的痕迹,完全无结构的玉,很有可能就不是玉。
3、 白
颜色脂白,不青不灰。脂白不是抢眼的白,而是含蓄的白色。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玉石在厚度薄或体积小的情况下,会显得白,比如同一白度的料子,5g的小籽看上去会比25g的白很多,这是光线的原因,在我们判断白度时,都应考虑进去。
4、糯
玉质老熟,交织度好,不嫩不生。糯性是比较重要,也比较难把握的一个指标。它决定了在同样白细度下,玉质的优劣。玉性越糯,玉石越呈现出,如年糕和油脂一样的光泽;糯性不佳,即使白细度再好,在自然光下也会有一种水透的感觉。
5、 油
油润度好,不干不涩。油润度包括视觉和触觉两方面。视觉即自然光下,如同油脂般的光泽;触觉则是摸上去有油润的感觉,很多人会把抛高光的玉器触感当做油润。实则不然,真正的油润感,并非用手一滑到底的光滑,而是手指前进中,略有阻力的感觉。
以上五点,净、细、白、糯、油,缺一不成羊脂玉。在市场上,能够同时满足以上五点的玉料少之又少,稀缺,也正是羊脂玉价高的原因。不过话说回来,羊脂虽难得可贵,但是奉劝朋友们不要迷信羊脂,玩玉玩的是心态,心自在则万般自在。玉石,或白或润都是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