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精品——明成化年瓷胎掐丝珐琅彩青花内画杯

  • 发布时间:2019-06-02 15:29:54,加入时间:2019年03月08日(距今2268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龙华区金銮国际商务大厦5楼
  • 公司:国威(深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蒋荣,手机:13556850082 QQ:761045761

===============================================================================

本公司多年以来长期大量征集精品,如果您手上有类似藏品需要出手、鉴定欢迎来电咨询

   ┏━━━━━━━━━━━━━━━━━━━━━━━━━━┓ 

               ┃市场部征集部:蒋经理 :dm881112

               ┗━━━━━━━━━━━━━━━━━━━━━━━━━━┛

===========================================

精品——明成化年瓷胎掐丝珐琅彩青花内画杯 

珐琅一词最早源于中国隋唐时期西域地名拂菻,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为“拂菻嵌”或“佛郎嵌”,简化为“拂菻”或“佛郎”,景泰蓝出现后转音为“法蓝”,后又转之为珐琅。

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将珐琅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透明珐琅等多个品种,其中掐丝珐琅是珐琅器工艺中zui早发明和率先应用的

类别:瓷器

藏品名称:明成化年瓷胎掐丝珐琅彩青花内画杯

规格:高5cm,口径8.2cm

款识:大明成化年制

此藏品纹饰清晰生动,工艺精良,上宽下敛,斜壁含蓄,敞口圆转,底足雅致,瓷胎雪白细腻,釉料均净莹亮,薄如卵幕,润若琼玉。上加彩画珐琅烧制而成,形制端庄俊秀,其外壁绘花纹、蝴蝶、草虫纹主题纹饰,内壁蝴蝶,花草,足内署蓝料 ,成化年制六字双行双方框款识。

观之形造型端庄幽美,古朴典雅

此藏品经市场考证,此掐丝珐琅杯制作精巧,工艺上层,意味无限,是不可多得之精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经济收藏价值

掐丝珐琅有着绚烂多彩、华丽夺目的独特魅力,堪称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集中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具匠心的高超技术和巧夺天工的非凡艺术。

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是一种复杂的、独特的金属工艺,一般是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按照墨样花纹的弯曲转折,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再经焙烧、点蓝、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制成。

由于其在明代景泰年间获得了史无前li的发展,又因外饰多为蓝色釉料,故习惯上称之为景泰蓝,当然蓝色并不是她的惟一色,除外亦有饰红、浅绿、深绿、白、葡萄紫、翠蓝等。

掐丝珐琅传入我国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国外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经由东西方贸易,随着番货传入我国;

第二个阶段是蒙古人统治欧亚大陆,建立大元帝国以后,人种迁徙与文化技艺高度频繁交融,掐丝珐琅的制作技巧随着西方艺人传入我国。

到了明初,掐丝珐琅开始被阶层人士喜爱并已经使用,直至到了景泰年间,我国的珐琅工艺臻于鼎盛,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掐丝珐琅亦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进入到了皇宫贵族的视野

史载蒙人合赞(1271~1306)极喜欢工艺制造,是一位精通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国、富浪等多种语言的人才“凡百工技艺,皆亲手为之,制品尤较工匠为佳,又习知化学及一切较难艺术,如制作珐琅、熔解水晶及凝缩、升华之术”可知高居可汗之尊的合赞非常喜欢研习珐琅的制作技艺,亦可知珐琅工艺在13世纪后期当属“较难之艺术”,由于当时烧造技术的不成熟,生产规模并不大,产品也并不多,且均为皇家服务,现已确认的元代掐丝珐琅制品仅有兽耳三环樽、勾莲鼎式炉和缠枝莲象耳炉三件,目前均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保留阿拉伯艺术的基础上又结合了中国民族元素,颇具几分韵味

       古玩:蒋经理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