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顺治时期的瓷器,该时期由于明末的战乱,官窑处于衰败期,直到顺治八年统治者才有精力和能力恢复生产御用瓷器,以致传世的顺治御窑瓷器极少见,精致之作很少见。
2、康熙时期--61年
康熙御窑瓷器釉面光涓细腻,胎土淘练精细、胎体和其他各代的同体节器物相比都要重实,胎釉结合较好,器物内壁的釉面和外壁基本一致。器型奇伟浑厚,新创器型也较多。
3、雍正时期--13年
雍正时期被认为是清季盛世之一,清雍正官窑瓷器,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虽然仅存13年,但精湛绝妙,无与伦比,尤其是颜色釉方面成就卓越,仿古创新,新添十数种鲜艳的新釉色,代表了雍正官窑的水平,它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制作之精冠绝于各代。
4、乾隆时期--61年
粉彩瓷器的质量不如雍正时期那样的秀丽淡雅,但在装饰工艺上渐趋繁缛,形制上丰富多样,特别是用于陈设的各种大器型,如转颈瓶,转心瓶,天球瓶,扁瓶,多角瓶等甚为流行。这些工艺繁复,色彩浓艳明丽的器皿是乾隆彩瓷制品中的杰出代表。
这一朝的官窑瓷以丰富,多彩的品种和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由于乾隆元年至二十年,依然有唐英等卓越的督陶官和大批管理人才与能工巧匠。
5、嘉庆时期--24年
景德镇制瓷已明显不如乾隆朝,本朝留存下来的嘉庆官窑传世品数量相对减少,而且制作质量是很好,各种品种风格基本与乾隆朝瓷器相似,创新之作极少。
6、道光时期--30年
在清代景德镇瓷业历史上,道光朝经历了不少波折。无论是瓷器造型还是釉彩方面和制作方面,都有一种不尽人意的草率作风。
7、咸丰时期-10年
景德镇陷入战乱,咸丰初年,太平军在长江江西的广泛活动,使御窑场烧造的部分瓷器无法运出江西。
咸丰五年,太平军石达开等在江西与清军作战,景德镇御窑厂在战乱中被迫停烧,传世的为咸丰景德镇官窑瓷应为咸丰五年前烧造,这一阶段,似乎可看成是清代中期与晚期瓷器的分野了
8、同治时期--13年
经历了咸丰朝激烈的战乱之后,至同冶五年。景德镇御窑厂终于恢复了烧造,由于连年战事,当地窑业元气大伤。
景德镇御窑厂官窑瓷器的烧造仅仅为勉强应付朝廷的一种公务,至于同冶民窑瓷,更是粗制滥造
信阳文物商店现面对全国大力征集 瓷器 玉器 书画 青铜器杂项等,如有意向请拨打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