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其它

黄釉解析

  • 发布时间:2019-06-12 14:15:11,加入时间:2019年03月21日(距今1902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天河区元岗南路13-15号
  • 公司:广州市信昶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许枫,手机:13434220796 微信:XF44646

 瓷器釉色名。传统黄釉有两种:一,以三价铁离子着色的石灰釉,属高温釉;二,以含铁的天然矿物为着色剂,但基础釉是铅釉,属低温黄釉。明、清黄釉都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铁黄,用氧化焰低温烧成,色黄润光滑,釉面晶莹透澈。黄釉器制作方法有二:一是烧成的白瓷釉面上涂以含铁色料,再低温烧成;二是在素烧过的涩胎上直接施黄釉,但釉色不及前者洁润。黄釉最早见于汉代陶器上,但显橙黄色泽。唐三彩及宋三彩陶器上已有深浅不同的黄褐色釉[1]。

  黄釉最早出现于唐代,当时安徽淮南 寿州窑、河南 密县窑等都烧黄釉。但正色黄釉,还是汝窑的高温黄釉—— 茶叶末釉。明代的黄釉有新的发展,洪武时的老僧衣即 茶叶末的衍化;始于宣德的浇黄,更是明代杰出的黄釉;嘉靖以后,又有 鱼子黄、 鸡油黄等。入清后有康熙的淡黄,以及其后的菜尾、 鼻烟、金酱等。

  茶叶末 茶叶末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 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褐色细点,古朴清丽,耐人寻味。江苏 省扬州市曾出土多件唐代茶叶末釉器,宋、明的产品亦屡有发现。清代前期的官窑,有意仿造明以前的茶叶末釉。从传世实物看,以雍正、乾隆时期的产品为多,并以乾隆时的烧制最为成功。茶叶末釉中绿者称茶,黄者称末。雍正时是有茶无末,乾 隆时则茶末兼有。釉色偏绿者居多,有的上挂古铜锈色。因具有青铜器的沉着色调,常被用来仿古铜器,所以又叫“古铜彩”。

  蛋黄 蛋黄釉出现于清康熙年间,因色如鸡蛋黄而得名。与蜜腊色、浇黄的釉色相比,显得淡而簿,滋润无纹片。康熙时釉黄微重,釉层透明。到乾隆时,因釉中掺有玻璃白,使釉汁混而不透,呈色嫩淡。多用于一色釉器。

  鳝鱼黄 鳝鱼黄为结晶釉的一种。配釉时用长石少许,并加少量的镁,经13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氧化焰烧成。釉色黄润,带黑色或黑褐色斑点,象鳝鱼的皮色,故名“鳝鱼黄”。明代就有鳝鱼黄的名称,《陶雅》说“鳝鱼皮以成化仿宋者为上”,说明宋已有之。清代前期的官窑也有意仿造,康熙时藏窑有蛇皮绿、鳝鱼黄等品种。
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联系我,古董鉴定,评估价值,抵押,贷款变现,都可以,为广大的朋友解决资金周转,藏品难出手的难题,前提是你的藏品得是真品,不需要很麻烦的手续,最慢二十个工作日,最快三个工作日,流程简单易懂,欢迎来电。联系人:许经理,联系方式:手机号与号同号,电话打不通的情况下可以加用语音打。古董受理范围:瓷器、古玉器、古代字画、近现代已故名家字画、古铜器等等。公司在广州。那些近一点的也可以直接过来咨询也可以。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