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汇区名人信札回收

  • 发布时间:2021-07-06 20:15:20,加入时间:2011年04月20日(距今4791天)
  • 地址:中国»上海»徐汇:上海市徐汇区苍梧路468号
  • 公司:高汉鱼个人,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高先生,手机:13641917218 微信:wxid-7acl2ojbxs2i51 电话:021-54263799 QQ:544046981

名人信札回收 连环画画稿 手稿 册页 印谱南京名人册页回收 画稿回收 手稿回收 名人册页回收 古时有多种名称,如尺牍、尺书、尺素、笔札、书札……现在我们常见的叫法就是书信。古今中外的文体,随意、自然,且应用极广,莫过于书信,陆机的《文赋》,就有“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之赞语。有趣的是,至今我国保存下来的

早的墨迹,就是陆机手书的《平复帖》。此帖点画苍劲有力,笔法奇崛,是稀世的书法珍品。《平复帖》又是一纸书信。它曾引得大收藏家张伯驹为其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地想得到。其行为足以让人一击三叹。 不要说魏晋,就是唐宋元明的信札都是难得一见的,偶在拍场露面,必是你争我夺,拼出个好价来。清代、民国离我们较近,但其价位亦如喷发前的火山,涌动不止。尤其是近现代一些伟人、文人的信件,诸如毛泽东、孙中山、李大钊、

周恩来、鲁迅……早已成为国家征收之重点,个人手中少之又少。伟人墨迹固然难求,但百年来吒咤风云、各领风骚的人物仍是不少,甚至有的人及他们所做之事就是我们亲眼所见、亲身所经历的。光阴流逝,斯人已去,现今又是一个怀旧的年代,手中留上几通我们曾经熟悉的名人信件,然后,精裱装框,用以点缀书斋卧室,也是很清雅的。 鲁迅曾说过:“日记或书信,是向来有些读者的。”这句话在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过时。对于信札收藏者来说更是如此。人或多或少都有些“窥私癖”,近者乡亲邻友,远者名人政要。收藏名

人书信就可满足部分“发烧者”的愿望。有识之人,可以通过书信对某人某事做些研究举证。仿佛聆听先贤名人的教诲;凡夫俗子,可以从中发现某段隐私、趣闻,这样就有了饭后的谈资。所以,收藏信札也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更不用说其后所藏的经济价值了。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电话、电脑、传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有。脚步加快了,生活紧凑了,诸多事情一个电子邮件、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以解决。就连辛勤笔耕的文人也在忙着“换笔”,换来的是工工整整、索然无味的打印体。这就愈显手写书札的珍贵,不要说毛笔书信,就连一些硬笔信件,人们也敢花大代价请回去。 在国外,欧洲人对名人书信一直是情有独钟的,尤其是这几年,行情一直在不断上涨,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原稿,共57页,在

2003年5月的苏富比拍卖会上,被一位私人藏家以213万英镑高价竞得(相当于人民币3000多万元)。还有《教父》作者马里奥·普佐给马龙·白兰度的一封亲笔信——不过是一张便条,在2005年佳士得拍卖行也以13.2万美元成交。在中国,名人信札的收藏也是这两三年才开始升温的,2006年11月底,一封徐志摩的早年3页毛笔信件,在中国嘉德拍场拍出了10万元。它以后的升值潜力仍是无法估量。2006年9月,在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展“,就展示了许多文化名人的书札。短短的五天展期,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引

来近万人前来参观,盛况可谓空前,其间还有不少知名教授、学者,有的观众甚至天天都要过来看一遍,他们称“这是一次精神与视觉上的享受”。 对于名人书札的收藏,我们不妨以个人的喜好而为之,多一些趣味性,要以玩的轻松心态介入其中,一开始不要把目标定得过大。所谓个人喜好,就是你所感兴趣的人或事。著名报人郑逸梅曾以小说《孽海花》为线索,因小说多真人真事,就搞了个《孽海花》人物系列。还有北京大学的程道德教授目前正专心于各大学校长的墨迹搜采。于玩中增长见识、提高眼光、娱悦性情、结交同道。信札收藏切忌急功近利,要有一颗平常心,名人手札因其存世量少,并不是有钱就能收齐的,要像涓涓细流汇成大海那样,积少成多,再加上持之以恒,多看、多听、多体会,肯定会有收获。信札收藏也有一些要诀,笔者认为主

要有八条: 一、 先看几本信札收藏的书,像《珠还记幸》《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选》《字字玑珠》《明清尺牍》等。《近代名人大辞典》应是手头常用必备的工具书。 二、 多请教专家,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才会少走弯路。 三、 要认真研究名家的行文、笔迹。只有成竹在胸,才会避免吃亏上当。 四、 注意品相及信札的完整性。

五、 买毛笔信札,因为毛笔是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书写工具,唯有它才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做“笔墨情趣”。当然,对于一些内容好的硬笔信件,我们也一定不要漏掉。 六、 对于“大名头”要重点关注。所谓“大名头”,就是有大建树、老少皆知之人。名头越大,升值空间也越大。 七、 有时会遇到一人写的多通信札,只要价格便宜就可以全部吃下,这样,可以保持信件的连续性、完整性,也可留下,剩余的与同道互通有无。 八、 防火、防潮、防虫蛀。 也许有一天,手写书信会真的从我们眼前消失。我们一目十行、快捷地看着千篇一律的字体,之后,给对方一个电话算是回复了。只有到夜深人静时,青灯一盏,拿出我们曾经所熟悉的、或行或草的手写信个,展玩一番,便觉精神一振,万虑俱消&hellip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