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爸宝妈在跟宝宝说话的时候,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一些可爱的“婴儿用语”。比如把吃饭说成“饭饭”、把汽车说成“滴滴”、把睡觉说成“睡觉觉”……
宝宝说叠字到底好不好
说叠字其实是每个宝宝语言发育的“必经之路”,除了说叠字外,奶声奶气的腔调、夸张的表情、高昂的音调都是「儿语」的特征。
叠语危害
拖延宝宝说完整话的时间。家长用儿化语和宝宝说话,意味着宝宝必须建立两套语言符号系统,必然给其造成双重负担,耗费宝宝的精力。而且先前儿化语的掌握,对语言的学习将是一种阻碍。如此将拖延宝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不利于宝宝智力发展。经常说儿化语,对幼儿智力和性格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幼儿的大脑发育较快,求知欲很强,如果宝宝总是使用他们习惯的儿化语,就将习惯于无需多做努力的语言环境,语言潜能将得不到激发。
宝宝始终“长不大”。经常使用儿化语和宝宝交往,宝宝会发现成人与成人说话,和成人与自己说话不一样,这样会感知自己是个宝宝,产生自卑心理。
影响宝宝和同伴交流。一旦孩子习惯了与用儿语来说话时,他们以后就很难甩掉儿语,稍长大些,还是用儿语来和同龄孩子说话时就显得很幼稚,听上去再也不觉得好玩了。
过了这年龄别说儿语
说儿语适合的年龄段是:18个月以内
宝宝在18个月以内说叠字或儿语,是婴儿语言发育特定的表现。若过了这个年龄一直不纠正宝宝的叠字表达,以及家长还一直用儿语与宝宝讲话,可能会将原来的积极作用变为负面作用。
所以,当宝宝超过18个月后家长就要将「儿语」表达改为成人的表达方式,来引导宝宝逐渐改掉说叠字的习惯。比如:
宝宝说:“妈妈,我饿,想吃饭饭。”
妈妈应回答:“宝宝饿了,妈妈这就给宝宝做饭吃。”
除此之外,还要教宝宝运用动词(摸、跑、翻、爬);名词(爸爸妈妈、汽车、饭碗、床);形容词(疼痒、香臭、长短)。
改造训练现在开始
一、不能把完整语句拆散成单个词语方式来表达,比如,“梨,苹果,宝宝,这个,那个”应直接使用规范的、完整的语句,比如“宝宝想吃梨还是苹果”如果妈妈考虑到宝宝太小可能听不懂,可以多重复几遍,尽量保证使用的句式长度或难度略高于宝宝的理解能力。
二、规范言语,不要模仿宝宝说话。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他表达喝水的时候,可能会说“喝水水”。这些不规范的语言形式是宝宝语言能力尚未成熟造成的。如果妈妈在表达这些意思的时候也采用同样的方式,宝宝以为他的表达是正确的,将会对儿化语进行强化。
三、减少肢体言语表达形式,尽量使用口头言语来表达。在宝宝难以理解的时候再适当地辅以肢体动作。比如,宝宝要吃饼干,你可以引导宝宝学说句子,宝宝说“饼饼”, 可以启发宝宝说“这是饼干,宝宝要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