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老师培训内容
28种常见脉法解析
1. 浮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特征: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 沉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特征: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
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亦可见于正常人。
3.迟脉: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特征: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数脉: 买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每分钟90-120次之间)。
特征:脉率较正常为快,比疾脉慢。
意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 虚脉: 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6. 实脉: 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7. 洪脉: 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特征: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 细脉 :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特征: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9. 滑脉: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特征: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可感觉到。
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10. 涩脉: 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均。
特征: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
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
本次培训将由《扁鹊脉法》曹东义主任中医师,老师亲自指导每个学员上手实操,临床病人!曹东义老师
主任中医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河北中医学院硕士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
中华传统中医学会会长、中国药文化研究会药食同源产业分会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亚健康分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主任委员、浊毒理论分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常务委员,《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先生的徒弟。
主持河北省和国家立项的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群英战SARS》《回归中医》《捍卫中医》《关注中医》《中医近现代史话》《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医大智慧》等著作18部。
研修班地点:
河北--保定 (3天授课时间,每月安排,具体见课表)
研修费及报名办法:
1、研修费每人980元,食宿可协助安排,费用自理。
2、研修地点及乘车路线在开班前一周由书面形式通知各位学员。
3、报名联系:刘先生,电话(同)
4、参加学习的学员必须以电话、短信、,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报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