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画,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千年前的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在明代中期形成,成熟兴盛则是清代中期。到清代以后,一批文人开始介入绘瓷艺术。瓷板画作为一种独立的绘画形式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是非常流行,一般官僚、商贾之家都把它悬挂在厅堂或书斋的墙壁上。
瓷版画是从中国传统瓷器基础上演变而来。最初瓷器只是为满足实用,到了唐朝才逐渐向装饰方面发展。明代中叶,西方珐琅传入中国,于是就增加了斗彩和五彩,为陶瓷绘画艺术增加了不少颜色。清代以后,彩瓷色釉发展到五彩缤纷的境界,一批文人开始介入绘瓷艺术。
瓷器一直是收藏拍卖的大热品类,而瓶类的价格和销售额一直是翘楚,这也正是业内所谓的“一瓶、二罐、三盘、四碗”。不过近年的拍场上,历史瓷板画的行情正有所上升,在古玩文化艺术品交易2012年春拍中,何许人的作品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四屏)以2242.5万元成交,刷新纪录。此前,“珠山八友”另一画家王琦的四条屏瓷板画也以1780万元落槌。在这些新纪录的带动下,当代名家瓷板画也出现了受捧现象,但总体来说,当代瓷板画的价格仍比较平稳。
有藏品想出手可以联系我